教育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的通知提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要发挥课堂教学的作用并且要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可见,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本课程将发展心理学、教育与学校心理学相关的理论与实证成果同当前中小学生教育教学工作结合,让学习者能够在熟知本课程内容的基础上,将其融入日常教学设计和教学工作中的问题情境,针对性地分析处理不同发展阶段和类型的青少年教育问题,成为更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此外,本课程通过儿童青少年经典教育议题的课堂模拟与讨论;儿童青少年教育的经典案例分享与分析;通过情景模拟、翻转课堂等形式多角度促进学生思考,在了解青少年学生身心发展的基础之上还可以促进学习者对自身的了解和认识,促进其自我探索与成长。相信通过学习本课程,学习者不仅能够有更深的自我认识,并且也能够了解青少年心理发展特点,在未来教学工作中在传道受业解惑之余能够关注青少年心理健康发展。
Overview
Syllabus
- 第一章:青少年心理发展概述
- 1.1青少年的典型特征
- 1.2青少年的研究框架
- 1.3青少年发展的心理学理论
- 1.4青少年发展的时代特征
- 第二章:青少年的生理发展及其影响
- 2.1青春期身体及大脑发育的特点
- 2.2青春期生理发育的个体差异
- 2.3青春期生理发育带来的影响
- 2.4青春期影响及教育启示
- 第三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行为表现(第一讲)
- 3.1 智力成长的年龄趋势
- 3.2 皮亚杰对智力成长的解释
- 3.3 维果斯基对智力成长的解释
- 3.4 元认知与智力
- 第三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行为表现(第二讲)
- 4.1信息加工理论概要
- 4.2存储模型
- 4.3加工水平模型
- 4.4自适应控制理论(ACT)
- 第三章:青少年认知发展与行为表现(第三讲)
- 5.1青少年认知的神经基础
- 5.2青少年认知的成熟性
- 5.3青少年认知的不成熟性
- 第四章:青少年的个性与社会性发展
- 6.1相关理论概述
- 6.2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
- 6.3青少年自我概念发展差异
- 6.4青少年自尊及自我同一性
- 6.5青少年同一性发展影响因素
- 第五章:青少年的恋爱与性
- 7.1青少年的性与爱情
- 7.2青少年恋爱的特征
- 7.3青少年恋爱的影响因素
- 7.4青少年恋爱的消极影响
- 7.5青少年的性教育
- 第六章:青少年和朋友们
- 8.1青少年期的人际转变
- 8.2青少年的友谊及重要影响
- 8.3小团体的存在及意义
- 8.4青少年期的校园欺凌及应对
- 8.5青少年期旁观者不同类型及应对
- 第七章:青少年发展中个体差异
- 9.1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智力与能力差异)
- 9.2认知发展的个体差异(认知和学习风格差异)
- 9.3人格发展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及对待方法
- 第八章:学校中的儿童青少年(第一讲)
- 10.1现代学校的发展历程
- 10.2学业情绪与学习动机
- 第八章:学校中的儿童青少年(第二讲)
- 11.1影响青少年发展的三种因素
- 11.2青少年的学校适应问题与对策1
- 11.3青少年的学校适应问题与对策2
- 第九章:家庭中的青少年
- 12.1父母榜样示范的作用
- 12.2亲子关系与青少年发展
- 12.3夫妻关系:离婚和冲突对青少年发展的影响
- 12.4父母关系影响孩子的方式及营造良好家庭氛围的方法
- 第十章:学习理论概要(第一讲)
- 13.1学习的内涵与分类
- 13.2行为主义学习理论-1
- 13.3行为主义学习理论-2
- 第十章:学习理论概要(第二讲)
- 14.1认知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14.2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 第十一章:学习动机及其培养
- 15.1学习动机概要
- 15.2学习动机的主要理论
- 15.3如何培养内部学习动机
- 15.4如何培养成就动机
- 第十二章: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第一讲)
- 16.1知识的含义与分类
- 16.2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的获得-1
- 16.3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2
- 16.4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的获得-3
- 第十二章: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第二讲)
- 17.1知识的保持与遗忘
- 17.2技能的练习与熟练
- 17.3学习中的迁移现象
- 第十二章:知识学习与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第三讲)
- 18.1问题的含义和分类
- 18.2问题解决的理论模型
- 18.3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因素
- 18.4如何培养问题解决能力
- 第十三章:规范学习与品德培养(第一讲)
- 19.1规范的定义与表现形式
- 19.2规范学习与道德认知
- 19.3皮亚杰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19.4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 第十三章:规范学习与品德培养(第二讲)
- 20.1态度的形成与改变
- 20.2品德发展与道德行为培养-1
- 20.3品德发展与道德行为培养-2
- 20.4品德发展与道德行为培养-3
- 第十四章: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
- 21.心理健康和心理素质
- 第十五章:青少年常见心理问题及应对
- 22.1青春期心理问题与心理疾病的区分及常见的心理疾病
- 22.2青春期基本心理问题的识别与评估
- 22.3青春期其他心理问题识别评估
- 22.4青春期心理疾病的应对
- 22.5家庭治疗视角一
- 22.6家庭治疗视角一案例及其他视角
- 第十六章:教师心理
- 23.1教师的角色与职业特征及其发展阶段
- 23.2专家型教师的特征
- 23.3教师职业倦怠与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基本途径
- 第十七章:教学设计与有效教学(第一讲)
- 24.1教学设计的含义与类型
- 24.2教学设计的主要构成-1
- 24.3教学设计的主要构成-2
- 24.4教学设计的主要构成-3
- 第十七章:教学设计与有效教学(第二讲)
- 25.1有效教学的基本原理
- 25.2概念的有效教学
- 25.3原理的有效教学
- 25.4问题解决的有效教学
- 25.5学习策略的有效教学
- 第十八章:教与学的评价
- 26.1教与学评价的内涵及其评价指标
- 26.2教与学评价的要求与实施条件及内容
- 26.3有效评价教与学效果的基本方法
- 期末测试
Taught by
Deng Linyuan and Liyife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