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实现知识、能力、思维、价值观等维度的提升,能够在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理论框架下,以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为准绳,熟练掌握财务报表审计的具体流程和方法,充分发挥财务报表信息鉴证作用,提升资本市场资源配置功能;了解国家审计发挥国家治理功能的基本原理,以及内部审计优化公司治理、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的具体路径;了解“大智移云物区元”等信息技术对传统审计理念和审计方法的影响,能够应对数字经济时代智能审计带来的挑战与机遇。
2.课程内容
本课程在参考全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指导委员会编写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核心课程指南》中会计硕士和审计硕士专业学位《审计理论与实务》课程指南,以及国内现有审计理论与实务相关教材的基础上,确定了审计理论与审计准则、注册会计师审计与财务报表信息鉴证、国家审计与国家治理、内部审计与企业高质量发展以及数字经济与智能审计五大模块,并在此基础上设置了“审计环境、审计目标与审计监管”、“审计概念与理论结构”、“审计规范”、“审计模式的演变和风险导向审计内涵”、“审计报告与审计责任”、“风险导向审计计划”、“风险识别与评估”、“审计执行与审计循环”、“完成审计工作”、“财务舞弊识别专题”、“国家审计专题”、“内部审计专题”和“智能审计专题”等共13章的教学内容。
3.考核形式
本课程采用线上教学模式,期末成绩从线上课程参与深度(40%)、章节作业完成情况(20%)和期末考试成绩(40%)三个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4.课程特色
(1)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融合
本课程将课程教学与思政教学深度融合,以重要人物、文化典籍、社会热点、影视故事等为切入点,深入挖掘隐藏在知识点背后的思政元素。例如,在讲解中国制度环境对审计供需的影响时,通过介绍中国注册会计师行业奠基人谢霖的先进事迹,学习他的爱国精神以及对本职工作的高度责任感;在讲解确定实际执行重要性的价值的时候,引用《孙子兵法》中的“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求其下,必败”,引导学生领悟我国先贤思想的精妙,坚定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等。
(2)经典理论和实践前沿融合
全球政治经济形势的剧烈变化、“大智移云物区元”等信息技术的发展、我国《证券法》和《注册会计师法》等一系列审计规范的修订,都对现有审计理论和方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冲击,中美跨境审计监管、智能审计等成为实践前沿话题。本课程不仅在课程内容安排上注重经典理论和实践前沿相结合,在课程团队成员的组成上,也引入长期参与中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制定的首批财政部全国“会计名家”,全国首届和第三届审计专硕教指委委员,全国工商管理本科教指委委员,中国会计学会副会长,中国CPA审计准则委员会委员,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会计学院张龙平教授、审计署驻武汉特派办张海燕副特派员、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审计及鉴证合伙人陈波以及中铁大桥局集团公司财务部戴国华副部长,构建“准则制定者”、“理论研究者”和“实务践行者”三位一体的智力服务专家团队。
(3)国际化与中国特色融合
作为市场经济体系“基础设施”和国际通用商业语言,审计对于推动世界经济融合发展、加速全球化资源分配至关重要。为更好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要求,我国注册会计师执业准则体系持续趋同国际准则。在极大提升行业执业水平,服务更多企业“走出去”的同时,也因为制度背景和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差异,出现若干适配性问题。本课程聚焦审计准则国际化过程中的中国特色问题,融入大量基于审计热点的案例分析,与学生共同探讨如何解决国际化过程中伴随的适配性问题,为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