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中,审计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审计在服务“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作用,描绘了新时代审计发展的宏伟蓝图。2018年3月,中央审计委员会成立,习近平总书记亲自担任委员会主任。2018年5月,习总书记在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要落实党中央对审计工作的部署要求,加强全国审计工作统筹,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做到应审尽审、凡审必严、严肃问责,努力构建集中统一、全面覆盖、权威高效的审计监督体系,更好发挥审计在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的重要作用;要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调动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的力量,增强审计监督合力。2023年5月,习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央审计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中强调: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新征程上,审计担负重要使命,要立足经济监督定位,聚焦主责主业,更好发挥审计在推进党的自我革命中的独特作用。
在此时代背景下,如何构建审计知识体系、夯实审计基础素养,为党和国家培养能够适应各领域审计、监督、治理工作的新时代人才,是本课程的初衷。因此,本课程以建构审计知识体系、夯实审计基础素养、提高审计业务能力为目标,以注册会计师审计知识为主干,以国家审计和内部审计知识为互动,并嵌入数智时代审计知识,分“六大模块”为学生构建起融合审计基础知识、党和国家战略、技术变革的“三位一体”的审计知识体系。
一、教学目标
总体教学目标:培养能够适应各领域审计、监督、治理工作的新时代人才。
在此基础上,本课程设置了3个层次递进的具体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审计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以及基本技能,形成完整的审计知识体系、系统的审计逻辑框架、以及初步的职业洞察力。
实践目标:运用所学知识全面分析具体审计失败案例和具体实务工作问题,形成财、会、审的问题解决能力,迁移至国家审计、内部审计之中的灵活应变能力,以及分析现实问题的思辨能力。
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基础扎实、素质过硬,具有家国情怀和责任担当,愿意服务于国家良治的各类复合型审计监督人才;开放自信、思维活跃,能够适应复杂多变环境的创新型财会审人才;培养德才兼备、视野开阔、能够轻松应对国内外变革环境的综合型国际化人才。
二、教学特色
本课程具有6大特色:
特色1:强调课程思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本课程形成了“课程思政总体目标→课程思政四项原则→课程思政具体思路→各章课程思政要点”这一体系化的课程思政方案,精准新时代的人才培养目标。以习近平总书记有关审计的重要论述为课程引领,在课堂教学中将习总书记的道德和法治思想贯穿审计全过程,将习总书记的重大风险化解与应对思维引入审计原理,以习总书记的系统观和大局观为体系指导融合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于一体,为党和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审计、监督与治理人才。
特色2:强调理论与实务的最佳平衡导向。经过长时间的审计教学实践,本课程力图寻找审计理论与实务教学内容的最佳平衡点,以为“理论 vs. 实务”的内容占比处于3:7或4:6之间较为理想。第1至4章在关键审计概念讲解上,力求简明透彻,追求历史厚重感,以使学生能从逻辑上融会贯通;第5至10章构成风险导向审计实务的核心内容,其框架、方法与流程则一以贯之;第11至15章专门阐述国家审计、内部审计、注册会计师审计、数智时代审计专题,理论与实务兼顾。
特色3:强调对于时代需求与变革的洞察。一方面,审计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作用越来越大,需要发挥国家审计、内部审计、社会审计的合力。基于该洞察,本课程同时涵盖了这三类审计的理论与实务知识。另一方面,在“大智移云物区”时代,审计环境与审计客体都将发生深刻的变化,这必然会引发审计技术、方法与模式的重大变革。本课程用一个专题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审计的未来变革趋势。
特色4:强调前沿知识与实务的及时更新。课程讲授的理论既包括经典的基本理论也包括前沿的创新理论,在讲授过程中及时进行更新。近几年来,审计准则、职业道德规范、审计法律责任等频繁修订或(和)拟定。在讲授过程中均按照最新的内容进行讲解。
特色5:强调风险分析与评估的逻辑贯穿。本课程融合了正在变化着的审计环境给审计准则、技术与方法所带来的新变化,风险分析与评估的思想贯穿于本门课程教学始终,为公司战略风险、经营环节风险、剩余风险、重大错报风险及审计风险的相互关系及其形成逻辑提供了一个较为深入而一致的框架,对公司战略风险和经营环节风险的评估分别以专门的章节展开,并提供了系统化的战略与经营环节风险分析工具与案例。
特色6:强调生动图表和学习工具箱导向。本课程的主教材在表述方法上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大量使用了形象而生动的图表,全书合计130个图表,平均每章10个图表。这些图表的使用,使教与学的过程变得更加简单容易,对概念的理解变得更加清晰明了,对审计实务全过程的把握变得更为彻底深刻。在主教材的基础上,我们还编写了配套的学习指导书、创建了“陈汉文教授审计学习中心”,以为教学过程提供完整的工具箱服务。
三、配套资源
[1] 陈汉文、韩洪灵:《审计理论与实务》,201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 陈汉文、韩洪灵:《<审计理论与实务>学习指导书》,2019,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3] 陈汉文教授审计学习中心
[4] 审计教、学交流群
四、教学内容
如图1所示,本课程分为六大模块(审计基础理论与方法、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实务、国家审计专题、内部审计专题、注册会计师审计专题、数智时代审计专题),共计15章。
模块一:审计基础理论与方法
本模块围绕审计是什么、如何研究审计、如何执行审计、审计结果是什么,分四章讲解。
第一章 审计环境与审计目标
【教学内容】
第一讲:审计环境与审计需求
第二讲:审计环境与审计供给
第三讲:中国审计环境与审计供需
第四讲:审计环境与审计目标
【教学目标】
1. 理解审计需求、审计供给与其所处审计环境的紧密关联,掌握审计需求的代理理论、信息理论和保险理论,掌握审计供给变革的驱动因素;
2. 熟悉我国审计环境变化及其对审计供需的影响,熟悉新《证券法》的主要内容及其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影响;
3. 理解审计目标与其所处审计环境的紧密关联,了解不同阶段审计目标演进背景,对比不同阶段审计目标内涵及其特征。
第二章 审计概念与理论结构
【教学内容】
第一讲:审计假设
第二讲:审计概念
第三讲:规范式审计理论结构
第四讲:实证式审计理论结构
【教学目标】
1. 理解审计假设的涵义及在审计理论结构中的地位和作用,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审计理论体系的深刻认识;
2. 熟悉审计概念,进而掌握基于审计概念的逻辑推理而导出的审计实务遵循的标准、程序和方法;
3. 掌握审计理论结构的各组成要素及相互关系整合的内在逻辑,从而加深对审计业务准则、职业道德准则、质量控制准则和审计法律责任的理解。
第三章 审计规范与审计方法
【教学内容】
第一讲:审计规范的性质
第二讲:审计规范的构成
第三讲:基本审计方法
第四讲:具体审计方法
【教学目标】
1. 理解审计规范的公共合约性质,在此基础上了解审计规范发展与变迁的内在原因以及其“信号显示”功能;
2. 了解审计规范的构成情况,并进一步了解审计准则、职业道德准则和质量管理准则的主要内容和最新发展情况;
3. 理解基本审计方法的历史变迁脉络,并掌握账项基础审计、制度基础审计和风险导向审计基本方法的特点;
4. 了解审计工作中运用的具体审计方法,掌握检查记录或文件、检查有形资产、观察、询问、函证、重新计算、重新执行和分析性程序等具体审计方法的定义和应用场景。
第四章 审计报告与审计责任
【教学内容】
第一讲:审计报告的发展
第二讲:审计报告的类型
第三讲:审计职业职责
第四讲:审计法律责任
【教学目标】
1. 了解审计报告的历史演变,熟悉不同发展阶段审计报告中审计要素、内容以及表述上的差异;
2. 熟悉审计报告的基本类型,掌握每种审计报告类型所需满足的条件,并在此基础上了解添加强调事项段、其他事项段以及与持续经营相关的重大不确定性段的条件;
3. 熟悉审计职业责任的历史演进,掌握审计法律责任的构成以及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的发展变化和最近进展。
模块二: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与实务
本模块围绕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原理与核心流程,分六章讲解。其中,第五为章风险导向审计原理,第6至10章为风险导向审计流程。第六章计划财务报表审计对应计划审计工作阶段,第七章公司战略风险分析和第八章经营环节风险分析对应风险评估工作,第九章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对应风险应对工作,第十章终结审计与内控审计对应报告阶段。
第五章 风险导向审计原理
【教学内容】
第一讲:传统风险导向审计概况
第二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产生背景
第三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实践与确立
第四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特征
第五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准则
第六讲:现代风险导向审计整体流程
【教学目标】
1. 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兴起的背景与动因,并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原理;
2. 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的基本逻辑及其应用框架,提升分析和应对审计风险的能力;
3. 了解现代风险导向审计兴起背后的环境与理论变革等因素,掌握现代风险导向审计之准则、特征与流程。
第六章 计划财务报表审计
【教学内容】
第一讲:基于风险评估的审计计划
第二讲:基于重要性水平的审计计划
第三讲:计划风险应对方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如何计划财务报表的审计,包括总体审计策略与具体审计计划的制定、修正与调整;
2. 深刻理解审计风险形成的基本逻辑,在此基础上学习基于风险评估和基于重要性水平的审计计划之设定与调整;
3. 掌握在计划风险应对方案时应履行的一系列规则与经验。
第七章 公司战略风险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讲:战略理论与战略风险
第二讲:战略风险分析方法
第三讲:战略风险对经营环节和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四讲:战略风险分析综合案例
【教学目标】
1. 理解主要的竞争战略理论流派,并将特定的理论运用于分析企业战略风险;
2. 深刻理解战略风险的来源及其形成的基本逻辑,并掌握战略风险的多种分析方法;
3. 掌握战略风险对企业经营环节及财务报表的传导机制。
第八章 经营环节风险分析
【教学内容】
第一讲:经营环节风险的组成
第二讲:经营环节的内部控制
第三讲:经营环节风险对财务报表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了解企业各经营环节的主要风险构成及其关键控制点;
2. 深刻理解经营环节风险对企业财务报表的影响。
第九章 风险应对
【教学内容】
第一讲:风险应对的逻辑与方法
第二讲:业务循环审计
第三讲:销售环节风险应对
第四讲:生产环节风险应对
第五讲:供应环节风险应对
第六讲:货币资金风险应对
【教学目标】
1. 理解基于重大错报风险评估的风险应对之基本逻辑与方法,在此基础上理解“审计逻辑”与“经营环节”相结合的审计思路;
2. 熟悉供应环节、生产环节、销售环节及货币资金业务的总体风险应对逻辑和业务特点,并掌握“识别、评估和应对”重大错报风险的逻辑与方法。
第十章 终结审计与内控审计
【教学内容】
第一讲:终结审计(上)
第二讲:终结审计(中)
第三讲:终结审计(下)
第四讲:内部控制审计概述
第五讲:内部审计意见与审计报告类型
【教学目标】
1. 熟悉终结审计阶段的主要工作内容、审计差异调节表及试算平衡表,并掌握如何评价审计中所发现的错报和未更正的错报、审计差异的类型、审计意见类型的决策依据与流程;
2. 掌握审计沟通、书面声明、期后事项的内容及相关要求,并理解它们对于形成审计意见和报告决策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3. 掌握内部控制审计工作的步骤、由同一会计师事务所执行财务报表审计和内部控制审计的整合审计思路;
4. 掌握判断内部控制审计意见与报告类型流程,熟悉不同类型内部审计报告的格式,并能够与财务报表审计相比较。
模块三:国家审计专题
第十一章 国家审计
【教学内容】
第一讲:国家审计历史与功能
第二讲:国家审计机关与人员
第三讲:国家审计业务与规范
第四讲:国家审计绩效与评价
【教学目标】
1. 熟悉国家审计的发展历史、理解国家审计的职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国家审计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2. 熟悉国家审计机关的典型设立模式、我国特色模式以及相关的国家审计国际组织,并清楚成为国家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资格;
3. 掌握国家审计的业务类型以及每一类业务的内容与特点,并掌握指导、规范国家审计业务执行的执业准则体系、职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体系。
模块四:内部审计专题
第十二章 内部审计
【教学内容】
第一讲:内部审计历史与功能
第二讲:内部审计机构与人员
第三讲:内部审计业务
第四讲:内部审计流程与规范
第五讲:内部审计质量与评价
【教学目标】
1. 熟悉内部审计的发展历史、辩证理解内部审计的两大功能,在此基础上形成对内部审计的功能定位和发展趋势的准确把握;
2. 熟悉内部审计机构的常见设立模式以及相关的内部审计国际组织,并清楚成为内部审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和资格;
3. 掌握内部审计的业务类型与业务流程,并掌握指导、规范内部审计业务执行的执业准则体系、职业道德规范、法律规范体系。
模块五:注册会计师审计专题
第十三章 审计职业判断
【教学内容】
第一讲:审计职业判断的含义与特征
第二讲:审计职业判断的依据和考虑因素
第三讲:审计职业判断的程序
第四讲:审计职业判断的方法
第五讲:审计职业判断的应用
第六讲:审计职业判断的方提升与评价
【教学目标】
1. 理解审计职业判断的含义与特征,认识三种职业判断依据的内涵和常见形式,在此基础上掌握与会计事项、审计过程、职业道德相关职业判断的考虑因素;
2. 掌握审计职业判断的基本程序,了解常见的职业判断方法,并熟悉审计职业判断在承接阶段、计划阶段、实施阶段和完成阶段的具体应用;
3. 掌握审计职业判断质量的评价标准,识别影响职业判断质量的环境和主体因素,了解会计师事务所、注册会计师、监管部门和准则制定机构提升职业判断质量的具体路径。
第十四章 IPO审计
【教学内容】
第一讲:IPO审计的含义与特点
第二讲:IPO审计的基本流程
第三讲:IPO审计的特殊考虑
第四讲:IPO审计风险的特点
第五讲:IPO审计风险的表现与应对(一)
第六讲:IPO审计风险的表现与应对(二)
【教学目标】
1. 从狭义和广义两个维度理解IPO审计的含义,认识IPO审计相较年报审计的区别与特点,了解注册制改革的基本内涵及对IPO审计的影响;
2. 熟悉IPO审计的基本流程,掌握上市准备阶段、报批审计阶段、发行上市阶段注册会计师的工作内容和要求,认识IPO审计的特殊考虑事项,了解IPO审计中对盈利预测报告审核的内容和要求;
3. 了解IPO审计风险的内涵和特点,识别当前我国IPO审计风险的主要表现和问题,并掌握应对风险的具体要点。
模块六:数智时代专题
第十五章 数智时代审计
【教学内容】
第一讲:数智时代与审计变革
第二讲:信息系统审计与数据审计
第三讲:区块链审计与人工智能审计
【教学目标】
1. 熟悉数智时代的特征及影响,在此基础上把握数智时代的审计取证模式的变革、审计作业流程的变革以及审计作业模式的变革;
2. 熟悉信息系统审计、数据审计,并掌握信息系统审计的方法与作业流程,数据审计的方法与作业流程;
3. 熟悉区块链审计作业模式和人工智能审计作业模式,熟悉区块链的特点、工作原理及区块链审计的应用趋势,熟悉人工智能审计的工作原理及应用趋势。
五、参考资料
[1] 陈汉文、杨道广、董望:《审计(第5版·立体化数字教材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2年。
[2] 孙含晖等:《让数字说话:审计,就这么简单》,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年。
[3] 德里克·马修斯 著,周华、莫彩华 译:《审计简史》,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0年。
[4] 张新民:《从报表看企业——数字背后的秘密(第4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年。
[5] 孙宝厚:《国家审计案例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9年。
[6] 孙宝厚:《国家审计业务专题研究》,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9年。
[7] 鲍国明、刘力云:《现代内部审计》,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22年。
[8]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中国内部审计史(1983—2020)》,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23。
[9] 企业内部审计编委会:《企业内部审计实务详解:审计程序+实战技法+案例解析》,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
[10] 中国证监会官网:http://www.csrc.gov.cn/pub/newsite/
[11]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网站:http://www.cicpa.org.cn
[12] 全国会计专业学位研究生(MPAcc)教育指导委员会官网:http://mpaccesc.ruc.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