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辩证法是一门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技术哲学课程,是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的学位选修课,其主要内容包括绪论、马克思主义自然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及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等。绪论主要介绍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内容、历史发展及其新时代的意义;自然观部分主要讲解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的形成与发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部分主要阐述科学技术的性质、体系结构和科学技术的发展模式和发展趋势;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部分主要讨论科学问题的来源,科学抽象与逻辑思维、创新及批判性思维方法、数学方法、系统科学方法及观察与实验方法;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探讨科学与社会的互动关系及科学共同体、科学社会建制等问题;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主要阐述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自然辩证法是关于自然界和科学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以及人类认识和改造自然界的一般方法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社会科学与思维科学相交叉的哲学性质的学科,视野广阔,富有启发性。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联系科学技术的历史与现状,掌握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科学技术社会论和科学技术方法论的基本理论、观点和方法,并能提高自身的理论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特别是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
自然辩证法概论这门课,校内讲授时间为18学时,授课对象为理工农医类硕士研究生,校内选课人数每年大约为2500人左右。我校把“自然辩证法概论”课设置为多数专业(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除外)的必修课。我校的自然辩证法课多年来受到大多数研究生的好评和研究生院及有关专家的肯定性评价。硕士研究生普遍认为在本门课程中自主性学习得到体现,科学研究的思维得到训练,对政治理论课的形象有了较大的改善,有许多学生撰写的课程论文思想性强、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该课程在培养政治立场坚定、综合素质过硬、科技创新能力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但是由于18学时的限制,无法展开讲授自然辩证法的教学内容,无法充分利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慕课教学方式的使用,不仅有助于解决因教学课时不足而影响学习效果的问题,而且还能够激发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兴趣。
Overview
Syllabus
- 绪论
- 一、自然辩证法的学科性质及研究内容
- 二、自然辩证法的历史发展及新时代意义
-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
- 一、朴素唯物主义自然观
- 二、机械唯物主义自然观
- 三、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 四、系统自然观
- 五、人工自然观
- 六、生态自然观
-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 一、 科学技术的本质
- 二、 科学技术的体系结构
- 三、科学发展动力及模式
- 四、技术发展动力及模式
- 第三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方法论
- 一、 问题意识与问题导向
- 二、 辩证逻辑思维方法
- 三、科学技术研究的创新与批判思维方法
- 四、科学技术研究的数学方法和系统方法
- 五、科学技术活动方法
- 第四章 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社会论
- 一、 科学技术与生产力
- 二、 科学技术与其他社会意识形式
- 三、 科学技术与人类解放
- 四、 科学技术在社会建制化过程中的规律性
- 五、 科学共同体及其规范
- 六、科学组织形式——科学技术社会建制化的表现之一
- 七、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经济、政治
- 八、科学技术运行的社会支撑之文化、教育
- 第五章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
- 一、毛泽东思想中的科学技术创新观
- 二、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中的科学技术观
-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的科学技术观
- 期末测试(不计分)
- 期末考试
Taught by
and Liu B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