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为首批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线上MOOC资源部分,课程总学时48学时,其中线上学时达到16学时。是生物技术专业必修课,生物医学工程及智能医学工程专业选修课。内容以微生物主线开展,贯穿大量新工科、信息化应用拓展及内容,满足工科学生需求,培养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及创新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以智能大数据评价为依据;应试性理论内容为基础;知识点前沿进展为激励;新工科知识体系为主线;科研转化教学为延伸;虚拟仿真实践为拓展;思政观潜移默化为提升的核心理念。课程团队构建了适应新工科的信息化创新教学实践体系,获得了多项省校级教学荣誉,同时初步形成的教学研究成果也得到了师生和业内专家的一致认可。多名其他课程成绩不理想的学生,通过多维度闭环式学习,激发了学科兴趣,学习成绩显著提高。无论是全校公选课还是学院专业课,团队成员始终秉承上述核心理念开展教学。
Overview
Syllabus
- 第一章 绪论
- 1.1 微生物学发展史
- 1.2 微生物特点及应用
- 1.3 微生物大学科交叉应用
- 第二章 微生物的形态和结构
- 2.1微生物的宏观形态-真细菌(上)
- 2.2 微生物的宏观形态-真细菌(下)
- 2.3 微生物的宏观形态-古生菌、真菌
- 2.4原核微生物结构-细菌的细胞壁
- 2.5 原核微生物结构-细胞壁以内
- 2.6原核微生物结构-细胞璧以外
- 2.7 真核微生物结构
- 第三章 微生物的营养及实践应用
- 3.1 微生物的类营养要素
- 3.2 微生物的营养类型
- 3.3 培养基的使用设计及工程应用(虚拟仿真+学科交叉)
- 3.4 营养物质进入细胞的方式
- 第四章 微生物的产能、耗能代谢及应用
- 4.1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生物氧化
- 4.2微生物的能量代谢-异养
- 4.3 微生物的能量代谢-自养及能量转换
- 4.4 微生物的合成代谢
- 4.5 微生物的代谢调节
- 第五章 微生物的生长及其控制
- 5.1 微生物的生长规律
- 5.2微生物的培养及应用
- 5.3真菌的生长繁殖-霉菌、酵母菌
- 5.4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生长因子
- 5.5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影响-ph\氧
- 5.6环境对微生物生长的测定
- 5.7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化学因素
- 5.8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控制-物理因素
- 第六章 病毒学基础
- 6.1病毒学研究概述
- 6.2毒粒的性质
- 6.3病毒的复制
- 6.4经典病毒举例
- 第七章 微生物遗传学(线下+线上)
- 7.1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 7.2基因组结构、质粒与转座因子
- 7.3 基因突变研究
- 7.4 基因突变及修复
- 7.5细菌基因转移与重组
- 7.6真核微生物的遗传特性及微生物的育种
- 第八章 微生物生态学
- 8.1 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地位作用
- 8.2环境中的微生物
- 8.3 微生物与环境保护
- 第九章 微生物的进化分类
- 9.1进化的测量指征
- 9.2细菌分类
- 9.3 微生物分类鉴定的特征与技术
- 第十章 感染与免疫(线下+线上)
- 10.1 感染
- 10.2 非特异性免疫
- 10.3 特异性免疫-概念
- 10.4 特异性免疫-抗原抗休
- 10.5特异性免疫类型
- 10.6免疫病理
- 10.7免疫学的实际应用
- 第十一章 专题 微生物生物技术(线下+线上+虚拟仿真)
- 11.1发酵工程概述
- 11.2 工业常用微生物来源
- 11.3 微生物发酵工程实操理论
- 11.4发酵方式及产品
- 期末测试
Taught by
Hui X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