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ass Central is learner-supported. When you buy through links on our site, we may earn an affiliate commission.

XuetangX

环境毒理学

Shanxi University via XuetangX

Overview

本课程讲解老师来自北京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和山西大学等著名大学的专家、教授和副教授,他们是多年从事环境毒理学教学和科研,并取得突出成绩的优秀教师。由不同类型大学老师加盟本课,志在打造一门对不同学子适应广泛的精品课程。本课制作和开课的负责人-山西大学孟紫强教授是我国第一部《环境毒理学》专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的主编,也是我国第一部教育部批准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毒理学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的主编,他也是本课的主讲人之一。

环境毒理学课程又称“环境污染与健康”课程。具体地说,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物理性、化学性和生物性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2006年之前,我们把环境毒理学定义为研究环境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污染物对生物体特别是对人体毒害作用及其机理的科学。随着对其与生态毒理学差异性研究的深入,我们在2006年提出:环境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人群或人体健康危害的科学,而生态毒理学是研究环境污染物对非人类生物(即动物、植物、微生物)及其生态系统危害及其规律的科学,从而把环境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确定为两个独立的学科。因此,本环境毒理学课程是以环境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影响为主线而逐步展开的,而我们的教材《生态毒理学》(普通高校“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和生态毒理学则是专门论述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及其组分(动物、植物、微生物和非生命成分)的危害及其机理而展开的,从而避免了对这两个学科研究范畴混淆不清的问题。

环境毒理学是环境类专业的一门基础课。本课程是基于公众对环境污染影响健康的广泛关注性以及环境毒理学在环境科学学科中的重要地位而设立的。因此,本课程是为环境类专业学员量身定制的,它强调理论与环保实践的相互结合,特别重视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及其评价方法。

本课程以环境污染及各种污染物为主线,重点讲授大气、水、土壤污染及环境主要污染物(包括化学、物理和生物性污染物)对健康影响的人群调查结果、毒理效应以及毒性作用机理,并从中分析保护人体健康的策略和措施。最后,结合当前环境质量评价的需求,讲授大型工程项目和环境污染方面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

同学们通过本课程,可以学习大气、水、土壤污染对健康危害与防护的知识;了解环境物理性、化学性、生物性污染物,特别是化学性污染物对人类健康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并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最后还要求学生掌握环境健康风险评价方法,从医学或健康的角度对环境质量进行评价,以将环境毒理学知识应用于国民经济建设的实践,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本课程使用的教材为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环境毒理学(第三版)》(孟紫强主编),它是纸质版内容兼有电子版补充材料的立体化、新形态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和实用,深度、广度均有明显提高。该教材的第一、二版书名为《环境毒理学基础》,是目前我国高校环境毒理学课程使用最多的一本教材,具有普遍适用性。

本课程具备丰富的教学资源和扎实的教学基础。自1986年山西大学开设环境毒理学课程开始,不断探索、完善、提高课程教育质量,从当年孟紫强老师自编《环境毒理学基础》讲义,到2000年出版《环境毒理学》专著(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再到2003年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环境毒理学基础》,继之出版第二版,并于2018年根据30多年来的教学经验对教材内容进行重新梳理,撤销了一些不适合课堂教学的部分,增加了环境保护实践急需的内容,理清与生态毒理学的关系,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最后修订为这本更加适合当代环境类专业或非医学类专业学生学习的《环境毒理学》第三版教材。

Syllabus

  • 第一章 绪论
    • 1.1 环境毒理学的概念
    • 1.2 环境毒理学概念的发展
    • 1.3 环境毒理学与生态毒理学的关系
    • 1.4 环境毒理研究的对象、任务和内容
    • 1.5 环境毒理学的应用与分支学科
    • 1.6 环境毒理学研究方法
    • 1.7 环境毒理学简史与展望
  • 第二章 环境化学物的人体吸收和体内生物转化
    • 2.1 生物膜的结构与功能
    • 2.2 环境化学物生物转运的方式
    • 2.3 环境化学物在人体内的吸收
    • 2.4 环境化学物在人体内的分布与贮存
    • 2.5 环境化学物在人体内的排泄
    • 2.6 环境化学物生物转化概述
    • 2.7 环境化学物在体内的生物转化—氧化反应
    • 2.8 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化—还原和水解反应
    • 2.9 环境化学物的生物转化—结合反应
    • 2.10 环境化学物在体内生物转化的影响因素
  • 第三章 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I.一般毒性
    • 3.1 毒物、中毒、毒性及剂量的概念
    • 3.2 效应、反应、剂量-效应(反应)关系
    • 3.3 毒性作用的类型及联合毒性作用
    • 3.4 环境健康效应谱
    • 3.5 环境化学物对生物分子结构与功能的毒性作用
    • 3.6 环境化学物对基因表达调控的毒性作用
    • 3.7 环境化学物对细胞结构与功能的毒性作用
    • 3.8 损伤的生物修复与修复障碍
    • 3.9 环境化学物的结构对其毒性的影响
    • 3.10 机体状况对环境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
    • 3.11 染毒条件与环境因素对环境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
  • 第四章 环境化学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II.特殊毒性
    • 4.1 环境化学物的遗传毒性及遗传损伤分类
    • 4.2 环境化学物遗传损伤的机理
    • 4.3 环境化学物的致癌作用及其机理
    • 4.4 环境化学物的生殖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 4.5 环境化学物的发育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 第五章 大气环境毒理学与健康
    • 5.1 大气环境毒理学的概念与污染分类
    • 5.2 大气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 5.3 二氧化硫对健康的影响
    • 5.4 二氧化硫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 5.5 氮氧化物对健康的影响
    • 5.6 氮氧化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 5.7 光化学烟雾与臭氧对健康的影响及其毒性作用机理
    • 5.8 大气颗粒物对健康的影响
    • 5.9 大气颗粒物的毒性作用及其影响因素
  • 第六章 水环境毒理学与健康
    • 6.1 水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 6.2 藻毒素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 6.3 氯化消毒副产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 6.4 氰化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 6.5 酚类化合物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 6.6 氟的毒性作用及其机理
  • 第七章 土壤环境毒理学与健康
    • 7.1 土壤环境的污染及其特点
    • 7.2 土壤环境化学物进入人体的途径
    • 7.3 土壤污染物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 第八章 工业环境毒理学与健康
    • 8.1 工业环境毒理学的概念和特点
    • 8.2 工业环境有毒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I.按工业行业划分
    • 8.3 工业环境有毒污染物的种类及来源II.按理化特性划分
    • 8.4 工业环境有毒污染物的毒性与健康I.镍、锰、铊
    • 8.5 工业环境有毒污染物的毒性与健康II.锡、铝
    • 8.6 工业环境有毒污染物的毒性与健康III.氯气、氨气、硫化氢
    • 8.7 工业环境有毒污染物的毒性与健康IV.工业粉尘
    • 8.8 工业环境有毒污染物的识别与防治
  • 第九章 金属的毒性与健康
    • 9.1 金属毒性的一般规律
    • 9.2 汞的污染、理化性质及生物代谢
    • 9.3 汞的毒性作用与机理及预防控制
    • 9.4 铅的污染、理化性质及生物代谢
    • 9.5 铅的毒性作用及对健康的影响
    • 9.6 铅的毒性作用机理
    • 9.7 镉的污染、理化性质及生物代谢
    • 9.8 镉的毒性作用及对健康的影响
    • 9.9 镉的毒性作用机理
  • 第十章 农药和肥料污染与健康
    • 10.1 农药的毒性作用与健康影响概述
    • 10.2 有机氯农药的毒性效应与机制
    • 10.3 有机磷农药的毒性效应与机制
    • 10.4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毒性效应与机制
    • 10.5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毒性效应与机制
    • 10.6 除草剂的毒性效应与机制
    • 10.7 肥料污染与健康
  • 第十一章 环境化学致癌物与健康
    • 11.1 多环芳烃的种类、性质与人体吸收
    • 11.2 多环芳烃致癌作用与机理
    • 11.3 影响多环芳烃致癌性的因素及预防措施
    • 11.4 其他环境有机化学致癌物I.芳香族氨基和硝基化合物、N-亚硝胺类化合物
    • 11.5 其他环境有机化学致癌物II.多氯联苯、生物烷化剂、氯乙烯
    • 11.6 环境无机化学致癌物I.重金属与类金属
    • 11.7 环境无机化学致癌物II.石棉
    • 11.8 生物源化学致癌物
  • 第十二章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与健康
    • 12.1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的定义与分类
    • 12.2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污染概况
    • 12.3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常见毒性
    • 12.4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毒性作用机制
    • 12.5 典型环境内分泌干扰物
  • 第十三章 石油的毒性与健康
    • 13.1 石油对环境的污染
    • 13.2 原油及其含硫化合物的毒性与健康
    • 13.3 石油馏分的毒性与健康
    • 13.4 石油燃烧产物以及炼油环境污染对健康的影响
  • 第十四章 环境物理性污染与健康
    • 14.1 环境电离辐射的生物学效应
    • 14.2 环境电离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 14.3 环境电离辐射的毒性作用与机理
    • 14.4 环境电离辐射的几种特殊效应
    • 14.5 环境电磁辐射的健康影响与毒性作用
    • 14.6 环境中的光污染与健康
    • 14.7 环境噪声污染与健康
  • 第十五章 环境生物污染与健康
    • 15.1 环境生物污染相关概念和特点
    • 15.2 空气环境生物污染与健康I.概述、真菌、军团菌、金黄色葡萄球菌
    • 15.3 空气环境生物污染与健康II.流感病毒、尘螨、花粉、内毒素
    • 15.4 水环境生物污染与健康
    • 15.5 土壤环境生物污染与健康
  • 第十六章 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 16.1 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评价内容、程序和指标
    • 16.2 工业建设项目环境健康风险评价的评价方法
    • 16.3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的环境健康风险评价
    • 16.4 环境污染健康风险评价
    • 16.5 环境健康风险的交流和管理
  • 期末考试

    Taught by

    Mengziqiang, , , HONG Yu, , and

    Tags

    Reviews

    Start your review of 环境毒理学

    Never Stop Learning.

    Get personalized course recommendations, track subjects and courses with reminders, and more.

    Someone learning on their laptop while sitting on the flo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