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伦理学》是20世纪60年代于西方社会诞生并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它系统地研究和关注与生命相关的伦理学问题。《生命伦理基础》课程分为四个部分: “生命伦理学理论基础”、“转基因技术伦理”、“动物实验伦理”及“克隆实验伦理”。
“生命伦理学理论基础”介绍了生命伦理学的基本概念与原则。生命伦理学的基本原则是进行生命伦理学道德选择和评价的基础,它为我们解决伦理问题提供指导,也为我们的决定提供辩护。主要内容包括生命伦理学相关基本概念、生命伦理学的理论资源与思想基础以及生命伦理学的研究领域和研究议题等。
“动物实验伦理”介绍了动物实验和动物伦理的含义、动物实验的必要性和作用、动物实验伦理审查的基本原则、国内外动物实验伦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等内容。当前使用动物进行科学实验而带来的动物伦理问题变得越来越突出。善待动物,尊重动物生命,防止或减少动物的应激、痛苦和伤害,采取痛苦最少的方法处置动物,体现了科研人员道德文化素养的提高,同时也对科学研究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具有重要影响。
“转基因技术伦理”包括“转基因技术及应用”及“转基因技术与安全”等内容。涉及转基因植物、转基因动物和药物生产。讲解国际上最具影响力的四大转基因作物事件,分析转基因技术的生物安全问题,总结世界各国对转基因的监管同异点,提出应理性看待转基因技术。
“克隆实验伦理”介绍了克隆的定义、克隆技术的应用层次及克隆技术应用实例。探讨了克隆技术引发的伦理问题以及克隆人伦理争论焦点。克隆技术一方面促进了人类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可能对道德伦理观念造成冲击,导致社会秩序的混乱。合理运用科学技术,共同遵守伦理道德,也是科学研究工作应秉持的基本原则。
本课程旨在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生命伦理学知识,在日常学习、生活和科研工作中提高伦理意识和伦理思维能力,培养伦理精神与人文素养。帮助学生在当今多元文化的背景下加深对生命伦理的理解并在实践中能够应用生命伦理学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