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毒理学》是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一门独立的专业核心课程,也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食品安全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食品类专业人才的培养中占有重要地位。该课程总学时48,其中理论课学时32,实验课学时16,共2.5学分,安排在大三学年第二学期进行。该课程由于涉及学科门类多、需要的背景知识涵盖了生物学、医学和食品等专业领域,通过采用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高食品专业学生对课程主要内容的理解和掌握。
Overview
Syllabus
- 第一章 绪论
- 1.1 食品毒理学概述
- 1.2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对象
- 1.3 毒理学发展简史
- 1.4 食品毒理学的研究方法
- 1.5 食品毒理学发展趋势
- 第二章 毒理学的基本概念
- 2.1 毒物、毒性和毒性作用
- 2.2 剂量、剂量-量(质)反应关系
- 2.3 表示毒性的常用参数
- 第三章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运
- 3.1 生物膜及跨膜转运
- 3.2 外源化学物的吸收
- 3.3 外源化学物的分布
- 3.4 外源化学物的排泄
- 第四章 外源化学物的生物转化
- 4.1 生物转化概述
- 4.2 I相反应的相关酶系
- 4.3 I相反应
- 4.4 II相反应及其相关酶系
- 4.5 影响生物转化的因素
- 第五章 外源化学物中毒的机理
- 5.1 概述
- 5.2 外源化学物与生物膜损害
- 5.3外源化学物与细胞钙稳态紊乱
- 5.4 自由基与生物大分子的氧化损伤
- 第六章 外源化学物毒性作用的影响因素
- 6.1 外源化学物自身因素
- 6.2 环境因素、机体因素和联合毒性效应
- 第七章 一般毒性及其评价方法
- 7.1 一般毒性评价的试验设计
- 7.2 急性毒性试验
- 7.3蓄积试验
- 7.4 亚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 7.5 慢性毒性试验设计
- 第八章 外源化学物的生殖发育毒性及评价
- 8.1 概述
- 8.2 雄性生殖毒性
- 8.3 雌性生殖毒性
- 第九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突变作用及评价方法
- 9.1 致突变作用及其类型
- 9.2 致突变作用的机制和后果
- 9.3致突变作用的评价方法
- 第十章 外源化学物的致癌作用及评价方法
- 10.1 外源化学致癌物的分类及致癌机制
- 10.2 外源化学物致癌过程
- 10.3 化学致癌物的评价
- 期末考试
Taught by
Shaanx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