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基于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多次环境教育实践经历,在探悉学生的环境知识认知能力后,积累了丰富的案例素材和讲授经验,优化了环境教育的知识点和授课体系,并逐步发展为系列课程。本课程已经应用于环境学院本科生多批教育实践过程,部分内容已经在多个省市开展过试点,并基于学生反馈结果进行了屡次改进,相信本系列课程会对广大的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者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对于已有的一些环境课程,环境教育的培养目标最终被定义在个人层面,如:指导受教育者的日常行为。本课程会引导学生考虑环境因素的附加影响,帮助其更好地发掘问题背后的根本性原因。且本课程在教学方式上采取渗透式教育,将核心理念贯穿至从每个学科中提取出的特定内容以形成整体理念,并将这种理念与日常生活结合,重视学生的学习效果。
本课程将课堂知识、实践成果与自然生态环境常识融为一体,从环境保护的主要元素出发:首先介绍了环境的基本定义与我国的美丽河山,分别阐述了自然环境与人工环境及其各自特点。接着介绍了和大家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环境标。之后从水、大气、土壤、声音和固体废弃物5个角度,介绍了其定义、与日常生活联系等知识。该系列课程遵从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将知识要点日常化,形式丰富多样,内容贴近生活,便于学生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