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民间舞植根于三晋大地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悠久的文化传承,是山西独特的“舞蹈符号”。山西民间舞蹈课程,既是我们对山西民间舞蹈挖掘传承的教学汇报,也是山西民间舞蹈独特风格的集中展示。
我们的山西民间舞课程,重在展示两种形态:一是原生态——尽可能保留原生态元素原汁原味的精髓;二是舞蹈形态的新、特、美——注重创新、独特、“丑美”到“唯美”。尤其是把人们已经约定俗成的丑美印象,以唯美来取代,具有革命性的突破。
重在展现四大特征:表情(酸、羞、咧、憨、呶、惊、悲、喜、恐、怒);动律(扭、摆、甩、梗、闪、摇);体态(前腆后翘三道弯、耸肩歪头提㧟拧);步伐(跺、颤、颠、跳、拔、挖、蹭)。这些独特舞蹈元素的提炼与运用,使山西民间舞的风格特色更加鲜明,更加突出。
本课程选取最具山西地域特色的晋中左权小花戏与晋北踢鼓子秧歌为主要教学内容。左权小花戏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民间素材与舞蹈语汇极其丰富。小花戏的特点是:“一步三颠膝要颤, 上下起伏似波澜;轻盈灵巧扭摆甩, 拧身转体臂划圆;欢抖彩扇如蝶舞, 神韵要随意境迁。”这几句顺口溜, 形象生动地总结了小花戏的舞蹈形态特征。也就是“颤”“颠”“跳”的步伐动律、“扭”“摆”“甩”的上身动律、前腆后翘、耸肩歪头三道弯的体态和飞舞多变的扇花技巧。
晋北踢鼓子秧歌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既有中原文化的委婉、典雅、秀美、清丽,同时又兼具草原文化的彪悍与粗犷,步伐轻盈,以踢的猛,拔得狠、扭得酸,笑得憨而引人入胜。
三、课程特点
本课程由音乐学院舞蹈系赵林春教授主持,团队中吸收了李雪玲,许晓云等年轻教师参加。课程主要特点是以组合训练为主,在立足于小花戏与踢鼓子秧歌本体形态传授基础上,由山西民间舞四大特征入手来进行教学:一是表情(酸、羞、咧、憨、奴、惊、悲、喜、恼、怒);二是动律(扭、摆、甩,前腆、后翘);三是体态(提、㧟、拧、耸肩歪头);四是步伐(颤、颠、跳、拔、挖、蹭)。同时,本课程在保留原生态风韵与精髓基础上,着重突出了小花戏与踢鼓子秧歌的独特风格性、融入“唯美”的审美理念。从传承与创新角度,着重突出了山西民间舞的两种形态:一是原生态——保留原生态元素原汁原味的精髓;二是舞蹈形态的新、特、美——创新、独特、“丑美”到“唯美”。尤其是把人们已经约定俗成的丑美印象,以唯美来取代,具有革命性的突破,是一大特点和亮点。
山西民间舞蕴藏着三晋文化深厚的积淀和底蕴,是山西独特的“舞蹈符号”,在走近它、学习它、研究它的同时,要注意对山西历史文化,民俗文化的学习传承,要扎实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学习,理解,体悟和表现山西民间舞蹈的独特魅力奠定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