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课程基本情况
《现代文学经典十五讲》是在北师大中国语言文学专业必修课《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基础上修正、加工和凝缩而成的一门面向普通高校学生,以及热爱现代文学的广大社会青年开放的慕课课程。我们的愿景是:经过几年的努力,力图将本课程打造为一门重点突出、深入浅出、适合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低年级学生,及文学爱好者的现代文学基础入门课。本课程精心选取鲁迅、郭沫若、郁达夫、徐志摩、闻一多、茅盾、老舍、巴金、沈从文、曹禺、丁玲、萧红、艾青、戴望舒、林语堂、梁实秋、钱钟书、张爱玲、赵树理、孙犁等二十余位现代文学经典作家,每次授课围绕该作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文本细读,并结合“知人论世”、“文史结合”、“由点及面”、“点面结合”的原则,归纳总结经典作家的主要创作特色。在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这些经典作家艺术个性的同时,注重引导他们从现代文学经典作家那里感受强烈的家国情怀。
该课程自新世纪初在北师大开设以来,就被列入中文专业核心基础课程之一,深受历届学生的好评和喜爱。听课对象主要为中文专业(含辅修)大学二年级学生,前几年每次听课人数在两三百之间,最近几年由于在珠海校区和北京校区同时开设,每年听课人数已远超500之多。虽然相关中国现代文学史课程,以及鲁迅研究、老舍研究等经典作家个案研究课程已有不少,但像本课程这样既聚焦于现代文学经典名著的细读与研读,又通过经典作家作品的讲授串联起整个文学史线索的课程,我们感觉并不多见。与其它同类课程相比,本课程既包含丰富的知识信息量,又通过具体生动的经典分析案例“授人以渔”,着重于文本解读方法的示范讲授和对经典作家作品分析把握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的培养。在某种程度上,本课程既弥补了一些文学史课程重“史”轻“文”、求全求大,却对经典作家和经典文本分析不够深入、创新性不足的缺陷,又避免了某一专题课程和作家专论讲授内容过于单一化的局囿,也不同于目前比较通行的“名篇精讲”、“作品赏析”之类纯粹意义的文学艺术赏析类课程,而是注重文本细读、经典作家个性分析与文学史普遍规律这三者之间的有机结合。关于文学史与文学(经典)作品之间的关系,著名学者陈思和先生曾以“星星”和“星空”加以形象的比喻:“构成那文学史的最基本元素就是文学作品,是文学的审美,就像夜幕降临,星空闪烁,每个星球彼此都隔得很远很远,但是它们之间互相吸引,互相关照,构成天幕下一幅壮丽的星空图。这就是我们的文学史。”(陈思和:《中国现当代文学名篇十五讲》,第2页)在陈先生看来,只有我们对文学作品产生了充分的理解和欣赏,方能对作品的诞生、创作者本人状况、相关文学思潮等等,以及文学与出版、经济制度等外部社会关系产生进一步探究的兴趣,但无论如何,历代读者直接阅读作品时产生的丰富感受和体验,才是文学史建构源源不断的“活水”。本课程可视为是对陈先生这一理论视阈的具体尝试和实践性发挥。
纵观古今中外,每一个时代的文学名著既是特定时代的产物,又与整个社会的文明进步不可分割。近年来文化教育界越来越重视对于文化经典、文学原典的阅读学习,但与古典文学的学习热潮相比,中国现代文学经典名著相关课程的建设却相对滞后。“经典”固然是指那些经过了一代代读者的取舍之后,所谓“大浪淘沙、泥沙俱下”,也即经得起历史检验和时间冲刷之后的作品方能称之为经典。但“经典”与“古典”并非一回事,现代青年既要加强对古典优秀文化经典的传承与学习,又应强化对现代人文经典的充分理解和接受。毋庸赘言,以鲁迅、郭沫若、茅盾、老舍、沈从文、巴金、曹禺等现代文学巨匠为代表的中国现代文学名家经典作品,不仅经受住了历史风尘的充分检验,更是国人立足于中国本土现实、放眼世界吸收中外优秀文明传统,面向未来融汇世界主流文化于自身的,不可多得也不可舍弃的重要先进文化成果。以他们的作品为精神食粮,最有助于培养当代青年学子的“精神骨骼”之健壮。我们着眼于当下视野,放眼世界,以弘扬五四新文化、五四新文学以来的文化启蒙传统、家国情怀为己任,充分挖掘现代文学经典多重丰富的文化心理意义和当代价值,融文学审美与课程思政于一炉。
二、本课程提纲如下:
导论 中国现代文学的界定和主要特征
本讲围绕中国现代文学如何界定,学界关于中国现代文学起止时间的几种观点、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思想艺术特征、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历史分期等展开讲述。本讲共分三小节:
一、“中国现代文学”之界定
二、中国现代文学的主要特征
三、中国现代文学的分期与创作
第一讲 启蒙视野下的鲁迅小说解读
本讲主要对鲁迅的思想和创作进行综合性、概括性讲述,包括鲁迅的生命与个性和“经典鲁迅”的形成、鲁迅小说(《呐喊》、《彷徨》为主)的文化启蒙特色及其对启蒙的“解构”,鲁迅小说的整体艺术特质等等。
一、鲁迅生平简介与“真实鲁迅”还原
二、鲁迅小说创作及其启蒙主题
三、启蒙“不能”的悲哀——鲁迅小说潜主题?
四、鲁迅小说整体艺术特质
第二讲 《阿Q正传》细读
本讲以现代文学史上最经典的作品、鲁迅小说代表作《阿Q正传》为讲授对象,采用文本细读方式,引导学生从最熟悉的经典中探求不一样的新意。本讲主要内容如下:
一、《阿Q正传》简介及阿Q形象的游民身份特征
二、阿Q的“优胜记录”:“精神胜利法”的具体表征
三、阿Q“精神胜利法”辨析
四、阿Q的阶级身份与“恋爱的悲剧”
五、“革命”洪流与阿Q的“中兴梦”
六、《阿Q正传》的艺术独创性
第三讲 郭沫若与早期新诗的经典化
本讲主要以郭沫若《女神》为中心,探讨中国现代新诗在“五四”前后的发生及其经典化。本讲主要内容如下:
一、《女神》之前的新诗“尝试”
二、《女神》与五四时代精神的体现
三、“诗体大解放”与自由体新诗的成型
四、 《女神》中的现代海洋文明与“反传统的传统性”
第四讲 郁达夫与五四青年的爱欲“沉沦”——以《沉沦》为中心
本讲围绕郁达夫的代表作《沉沦》展开讲述,着重探讨《沉沦》产生的社会时代背景及其主要文化心理内涵,以及留学日本所感受到的“中日文化震惊”与郁达夫创作的深刻关系。本讲共分四小节:
一、留日经验与郁达夫创作
二、《沉沦》与青春期自我认同
三、文化震惊、情爱苦痛与民族屈辱
四、《沉沦》与郁达夫小说的叙事模式
第五讲 最美的“新月”时光:徐志摩与新月派诗歌选读
本讲以徐志摩、闻一多为主要作家,探讨新月派诗歌的主要诗学主张和对中国新诗发展的贡献。一共四小节:
一、新月派简介及诗学追求
二、徐志摩的异域经历、爱情理想与其诗歌创作
三、告白与告别:徐志摩诗歌选读
四、闻一多诗歌选读
第六讲 左翼作家的都市书写与城乡洞察——以茅盾《子夜》为中心
本讲以茅盾《子夜》为中心,结合茅盾的生平简介、创作历程,着重分析茅盾《子夜》创作的社会时代背景、《子夜》在人物形象塑造、情节展开和整体结构中的主要艺术特征。一共分为四小节:
一、 茅盾生平与创作简介
二、《子夜》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内容
三、 “吴赵斗法”和《子夜》多重解读
四、“乡下人进城”与《子夜》中的“摩登上海”形象
第七讲 《骆驼祥子》与老舍的国民性反思
本讲以老舍代表作《骆驼祥子》为中心,详细讲解了《骆驼祥子》的主要情节和人物,祥子人生悲剧的主客观因素等,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老舍的整体创作特色进行了管窥。本讲共分四小节:
一、老舍生平和创作历程
二、《骆驼祥子》主要情节与人物
三、祥子人生悲剧的“主观”因素
四、老舍创作的整体艺术特征
第八讲 另辟蹊径的启蒙:沈从文小说选读——以《边城》为中心
本讲以《边城》为中心,详细观照了沈从文创作与其“湘西”情结的密切关系,《边城》的主要章节结构和文化心理内涵等。共分四小节:
一、沈从文的文学道路与“湘西”情结
二、《边城》的章节结构和人物形象
三、《边城》的文化隐喻与“牧歌”属性
四、沈从文创作整体特色
第九讲 巴金:从《家》到《寒夜》——现代文人的“离家”与“寻家”
本讲主要探讨了巴金两部代表作品《家》与《寒夜》的主要思想艺术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对巴金的整体创作特征加以管窥。共分四小节:
一、巴金的人格魅力与其创作
二、《家》:封建大家庭的血泪控诉和青春反抗的赞歌
三、《寒夜》:多重内蕴的人生悲剧
四、巴金小说的整体特色
第十讲 曹禺与现代话剧的成熟——以《雷雨》《日出》和《北京人》为中心
本讲集中讲解曹禺的三部经典剧作《雷雨》《日出》《北京人》,并结合曹禺创作历程和艺术个性,探讨其整体创作特色。
一、曹禺创作历程及其艺术成就
二、“惊天动地”的《雷雨》
三、《日出》的艺术探索
四、《北京人》:曹禺最“成熟”的剧作
第十一讲 梁实秋与林语堂散文选读——“生活的艺术”与艺术的多“趣”
本讲采用文本细读的方式,从“生活的艺术”理念出发,对梁实秋、林语堂两位现代散文大家的经典作品进行分析,并以“以点带面”的视角把握他们各自的艺术个性。共分四小节:
一、《雅舍》与梁实秋的文化艺术个性
二、“深得人生之趣”——梁实秋散文佳构选析
三、《吾国与吾民》和林语堂的文化抉择
四、《生活的艺术》与林语堂散文思想艺术特质
第十二讲 “雨巷诗人”与“大地母亲”的儿子——戴望舒、艾青诗歌选读
本讲以戴望舒的《雨巷》、艾青的《大堰河——我的保姆》等诗作为中心,详细讲授了这两位著名诗人的主要创作历程和艺术特色。 共分四小节:
一、 戴望舒诗歌选读(上)
二、 戴望舒诗歌选读(下)
三、 艾青诗歌选读(上)
四、 艾青诗歌选读(下)
第十三讲 左翼女性的“爱”与“痛”——丁玲、萧红小说选读
本讲以丁玲《莎菲女士的日记》、《我在霞村的时候》,萧红的《生死场》、《呼兰河传》等作品为中心,讲述革命女性在社会解放洪流中对革命理想与个性解放追求中的灵肉冲突、爱痛交织等复杂情感。课程内容共分四小节:
一、丁玲的传奇人生和创作历程
二、《莎菲女士的日记》:情爱体验与心灵成长
三、 萧红孤绝的文学命运及其《生死场》
四、《呼兰河传》与萧红的诗化小说取向
第十四讲 张爱玲《传奇》和钱钟书《围城》——文化启蒙的“消解”和转型
本讲围绕张爱玲《传奇》中的《金锁记》、《倾城之恋》、《红玫瑰与白玫瑰》等脍炙人口的经典佳作,以及钱钟书的长篇小说《围城》为中心进行细致深入的讲解,在引导学生领略它们与众不同审美风格的同时,更多地体会“五四”以来文化启蒙主潮在四十年代文学中的演化和转型特征。本讲四小节题目如下:
一、《金锁记》与张爱玲的家族记忆
二、“苍凉的传奇”与张爱玲的人性观照
三、 钱钟书和《围城》的创作
四、《围城》主题的多重解读
第十五讲 农民如何翻身解放——以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荷花淀》为中心
本讲以赵树理《小二黑结婚》、孙犁《荷花淀》等作品为中心,探讨解放区文学对“农民如何翻身解放”的艺术表现,引导学生领略赵树理、孙犁等解放区文学大家的审美艺术价值。本讲一共五小节,题目如下:
一、解放区文学概述
二、“文摊文学家”赵树理
三、乡村文学及内在的“力”:《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
四、孙犁与晋察冀抗战经验
五、“风景”家国:《荷花淀》《嘱咐》《吴召儿》《山地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