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程性质
“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是大学生必备的学习和研究的工具性知识和能力,它为学生提供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知识、方法与技能,为学生了解社会提供科学的研究工具和方法。
2.课程目标
通过学习和实践,使学生能够达至以下三个目标:
知识层面:掌握社会研究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能够了解社会研究的意义、掌握社会研究的技术程序以及各环节的技术问题、掌握技术的理论问题和一般统计知识。
能力层面:初步具备进行社会研究的能力,会策划社会研究课题,会设计调查研究提纲和问卷,会开展基本的社会研究,会写研究报告。
情感与价值观层面:能够继承和发扬社会调查研究这一我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树立起认真、合作、严谨、求实等与社会研究有关的职业道德观念,养成关注和研究社会问题的良好习惯,提升社会责任感。体验成功的快乐以及逻辑思维与实际操作的美感。
3.课程特色
“社会研究方法”是一门实践性、应用性极强的方法论课程,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不仅要帮助学生全面、综合、深入地理解理论原理,还注重操作技巧的传授和实践能力的培养。理论的介绍本着“广、博、精”的原则,使学生集中了解社会调查的理论框架和研究脉络。方法的传授则本着“简单易懂、可操作”的原则,在帮助学生熟悉各种调查方法和分析技巧的同时,结合研究案例,提供操作范例和实践指导。课程特色主要体现在“五个融合”上。
第一,教学目标上,将课程思政贯穿始终,让学生通过学习和实践学会如何进行研究、解决社会问题,在此过程中潜移默化塑造其情感价值观,达成既教书又育人的目的,从而实现知识、能力与情感价值观的有机融合。
第二,教学内容上,实现科学化与本土化的有机融合。即教学体系的构建秉持科学化原则,既给学生呈现完整的社会研究逻辑体系,又结合专业特性突出重点内容;案例的选择则体现本土化原则,注重引用真实的中国案例,培养学生研究中国现象、解决中国社会问题的能力。
4.教学要求
学习本课程要提倡理论联系实际和实事求是的学风,要树立“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观点,要将书本知识与调查研究的具体实践结合,自觉运用科学的理论与方法去观察、分析和认识中国社会的具体情况和社会问题,并以调查得到的事实和结论来检验理论。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数学和统计学知识,能够使用计算机,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并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调查研究方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