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属性:《康复功能评定学》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连接康复医学基础和临床的桥梁课程,康复评定贯穿在学生毕业后的整个工作工程中,可以这样说“没有康复评定,就没有康复治疗”,这句话足以说明该门课程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和要求:将课程内容进行“解构”,融入了产业定位、行业现状、专业细分“业态”等知识,紧密围绕“康复临床思维过程”进行讲授,将“懂行业”“强理论”“善思辨”的课程要求贯穿其中。
1、认真思考自己所学专业所处的“产业地位”,对行业和岗位深刻认知,树立康复治疗专业思想。将课程思政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使学生树立为健康中国战略奋斗终生的远大理想,建立优质的社会主义医德及职业态度。
2、获得康复评定的基本理论知识,对康复评定的方法、内容和实施过程充分认知。
3、掌握各种功能障碍的康复评定操作技能。
4、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障碍者”,得出正确的“障碍诊断”,学会制订康复治疗计划。
课程设计与教学理念:
(一)课程设计
本课程的教学以“4(四个梯度选内容)3(三条纵线达目标)2(两个载体获能力)2(两种考核保质量)”方法进行设计。
4(四个梯度选内容):按照认知规律,课程设计了有梯度的四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为课程绪论,从课程的产业定位,专业思想等课程思政内容入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树力坚定的专业思想。第二部分为康复评定的基本理论;第三部分为康复分项评定;第四部分为康复评定技术的应用。
3(三条纵线达目标):课程沿着职业素养、临床思维能力、康复评定操作能力三条纵线贯穿教学过程,最终达成培养目标。
2(两个载体获能力):课程选取以案例为载体的操作技能训练,以病历文书为载体的临床思维能力训练,隐性职业素养教育,最终达到培养目的。
2(两种考核保质量):采用过程考核和形成性考核两种方式形成闭环,保证教学质量。
(二)教学理念
由于康复治疗学本科专业在我国仅仅发展了十余年,教师队伍大多由其他医学专业教师转岗而来,再加上我国大学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教学模式,不利于该门课程教学质量的保障。为了达到专业及课程教学目标,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实施课程改革,在适合的教学理念指导下完成课程教学任务:
1、以人(学生)的发展为本。在课堂教学中,紧紧抓住“善于引导”、“激发兴趣”、“构建思维”、“督导监控”这四项教学要素,发挥教师在课堂中的引导地位,教师把以“教”为重心逐渐转移到以学生的“学”为重心。让学生自主实践、自我发展,提出问题,在教师引领下解决问题。
2、提倡课堂的民主性,充分地尊重学生,教师成为课堂学习的参与者、指导者。
3、提倡教学的开放性,开放教学形式,开放教学场地,尤其是开放学生的活动与思维空间,开放对学生的素质培养的思路,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
4、重视教学的综合性,注重培养学生临床综合能力。
5、注意课堂教学的生成性,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予以高度的关注。
总体来说,突出自主、合作、探究的理念。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案例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学特色:课程建设特色表现为,首次提出“标准化障碍者”的概念,并将其作为载体形象呈现案例,实现教学过程,达成教学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