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教学的目的和任务:使得同学们掌握现代农业创新和乡村振兴的最新理论进展和发展经验,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特征、战略重点、政策体系及其战略影响,认识现代农业创新和乡村振兴的基本规律、典型经验和主要模式,培养研究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开展现代农业创新、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的战略意识、知识水平和创新创业实践能力。
本课程教学体现如下特征:(1)将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置于城乡融合发展重要政策制度创新环境之中,使得现代农业创新的空间格局更为宽广;(2).从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的“三大体系”构建上来展开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阐述,兼顾了涉农专业所有领域,符合农业硕士领域公共学位课设置要求;(3)对生态循环农业、互联网农业等体现绿色发展理念和数字经济、智慧产业发展趋势的新业态农业发展进行专题讲授,体现了课程的前沿性;(4)对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土地、人力资本、财政金融保险等关键要素进行政策分析,有利于学生把握课程的实践应用性。
本课程教学的篇章结构:第一章导论,介绍课程性质、任务、内容、方法等,第二章介绍国内外的乡村发展(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第三章阐述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目标和内涵,第四章介绍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理论与模式,第五章阐述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内涵与特征,第六章阐述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种业革命,第七章阐述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产业体系建设,第八章阐述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生产体系建设,第九章阐述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经营体系建设,第十章为现代生态循环农业,第十一章是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第十二章是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关键要素和政策支撑。
本课程教学主要内容:
1.导论
1.1课程的研究对象
乡村振兴战略和现代农业创新中的基本理论、规律与实践问题。
1.2课程学习目的
通过讲授现代农业创新和乡村振兴战略的最新理论进展和实践探索,旨在引导学生认识农业农村社会变革的大趋势和新机遇,明确农业科技创新者、管理者、企业家和乡村建设者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1.3课程教学任务
通过学习,使得学生掌握现代农业创新和乡村振兴的最新理论进展和发展经验,理解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时代特征、战略重点、政策体系及其战略影响,认识现代农业创新和乡村振兴的基本规律、典型经验和主要模式的基础上,培养研究生应用专业理论知识开展现代农业创新、服务乡村振兴事业的综合能力、知识水平和战略意识,以及创新创业实践动能力。
2.乡村发展(建设)的历史沿革与国外经验
2.1乡村发展(建设)的历史沿革
主要阶段:20世纪30年代乡村发展(建设)探索,1949-1978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践,1978-1984年农业农村改革发展实践,1985-2003年的“三农”曲折发展,2004-2016年新世纪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实践与成就,2017年以来的乡村振兴战略新实践。
2.2国外乡村发展(建设)经验
主要经验:欧洲国家的以农民合作经济组织和特色田园乡村建设为主的乡村发展(建设)经验、美国加拿大以大型公司化农业企业和科教一体化为支撑的为乡村发展(建设)经验、韩国的新村运动经验。
3.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内涵与动能
3.1乡村振兴战略的现实背景与意义
主要意义:解决社会基本矛盾,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3.2乡村振兴战略的原则与目标
主要原则:坚持党管农村工作,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农民主体地位,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因地制宜、循序渐进等原则。
3.3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
主要内容:系统阐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5句话20字的总要求,以及“产业振兴、生态振兴、文化振兴、组织振兴、人才振兴”的“五大振兴”的深刻内涵。
3.4.乡村振兴战略的新动能
主要内容:城乡户籍制度改革、农民市民化、城乡基础设施和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完善的制度安排和政策保障体系等。
4.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理论与模式
4.1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理论
主要内容:舒尔茨改造传统农业理论;拉坦-速水幼茨郎诱导技术-制度变迁农业发展理论。
4.2现代农业创新发展模式
主要内容: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现代农业发展模式、欧洲农业发展模式、日本韩国(台湾地区)农业发展模式等。
5.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5.1创新理论
主要内容:熊彼特创新理论、曼斯菲尔德创新理论、卡曼和施瓦茨的创新理论
5.2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内涵
主要内容:从农业生产要素层面系统阐述现代农业创新的内涵本质。
5.3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特征
主要内容:从产业组织现代化、生产经营集约化、经济社会生态高效化等阐述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特征。
6.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种业革命
6.1种业与现代农业创新发展
主要内容:阐述“种业”对现代农业创新发展的“芯片”作用。
6.2种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
主要内容:考察国际育种现状和趋势;研究我国种业现状、未来发展趋势、我国种业创新重点领域。
6.3我国种业创新发展路径
主要内容:加强种质资源库建设、强化育种基础性研究、加强农业生物育种重大科技项目攻关、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加强育种领域知识产权保护、促进育繁推一体化发展、加强政策支撑等。
7.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产业体系建设
7.1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内涵
主要内容:产业、农业产业、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7.2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内容
主要内容:农产品产业体系、农业产业链体系、农业多功能体系建设等。
7.3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主要内容:描述性分析当前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现状,定量测定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水平,考察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7.4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建设的路径
主要内容:从要素、组织等方面提出加快构建我国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路径。
8.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生产体系建设
8.1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内涵
主要内容:生产体系、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8.2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内容
主要内容:现代物质技术装备农业、现代科技提升农业、现代生产方式改造农业等。
8.3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现状与问题分析
主要内容:描述性分析当前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的现状,从全要素生产率定量测定我国现代农业生产水平,考察当前存在的问题与成因。
8.4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路径
主要内容:从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等方面提出加快推进我国现代农业生产体系建设的路径。
9.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经营体系建设
9.1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内涵
主要内容: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的内涵与特征。
9.2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现状分析
主要内容: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建设中的现状、主要问题、成因分析。
9.3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路径
主要内容: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联合体)建设等。
9.4农业现代化服务体系建设路径
主要内容:公益性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市场化农业服务组织等建设。
10.现代生态循环农业
10.1生态循环农业的概念和任务
主要内容:生态循环农业的概念、生态循环农业任务、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意义。
10.2生态循环农业的关键技术
主要内容:减量化、再利用等关键技术措施。
10.3生态循环农业模式类型
主要内容:综合种养循环农业发展、农场大规模现代化循环农业发展模式、生态产业园区循环发展模式等。
11.互联网背景下的现代农业创新发展
11.1互联网农业的内涵
主要内容: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概念内涵。
11.2“互联网+农业”的内涵与功能
主要内容:“互联网+农业”的内涵、四个层次发展分析,是现代农业发展的新理念、新模式和新业态,对推进现代农业数字化改造等方面具有重要功能。
11.3“互联网+农业”发展路径
主要内容:推进农业生产智能化、推进农产品营销网络化、推进农业信息服务便捷化、推进农业行政管理高效化、推进农民创业大众化等。
12.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关键要素与政策支撑
12.1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土地
主要内容: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完善、农地经营权的流转、高标准农田建设等。
12.2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高素质农民培育
主要内容:高素质农民概念的内涵、高素质农民培育的路径。
12.3现代农业创新发展中的财政金融支持
主要内容:农村财政投入与项目建设、农村普惠金融、农业保险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