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据现代学习理论,以及学习者的学习感受,本课程构建了“三模块,一保障”的内容结构体系。在信号与信道分析模块,分析了信号、信道与噪声等通信的基本问题;在信号发送与接收模块,讲解了模拟调制、数字基带、数字频带和数字信号的最佳接收系统;在基于性能的编码模块,研究了信源编码、信道编码所涉及的相关内容。当然,通信系统的有效和可靠工作,离不开同步系统的协同与保障,为此,在课程的最后部分,介绍了各类同步技术。
我校“通信原理”课程最初开设于1958年,按“发信原理”和“收信原理”实施教学。1978年课程合并为“无线收发信原理”,1982年更名为“通信原理”。目前面向我校本科通信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工程和导航工程等专业,以及外国留学生开设,是专业核心必修课程。计划课时60学时,其中52学时的理论教学,8学时实验教学。
回顾我校“通信原理”课程建设历程,可以看到它始终紧跟国家课程建设的发展,具体开展的主要工作如下:
课程建设
2006年,国家级精品课程;
2016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
2019年,陕西省线下一流课程;
2023年,军队级精品课程。
教材建设
2005年,《通信原理教程》在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出版;
2009年,再版,第3版于2016年在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
2020年,《通信原理》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2022年,课程学习辅导和实践教材《通信原理学习辅导与实验指导》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课程配套仿真教材
2017年,《通信系统建模与仿真教程(第3版)》
2022年,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一等奖;
2023年,《通信系统建模仿真教程》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
课程学习指导资源
2020年,陈树新教授作为主编,在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了国内电子信息类最早的一批新形态教材——《通信原理》,并应邀在“清华科技大讲堂”授课,讲解教材内容特点和使用方法,60分钟的授课视频已上传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