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哲学家罗素说:“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现代世界极为需要”,“若能够被全世界采纳,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从先秦子学、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到隋唐佛学、儒释道合流、宋明理学,经历了数个学术思想繁荣时期。在漫漫历史长河中,中华民族产生了儒、释、道、墨、名、法、阴阳、农、杂、兵等各家学说,涌现了老子、孔子、庄子、孟子、荀子、韩非子、董仲舒、王充、何晏、王弼、韩愈、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康有为、梁启超、孙中山、鲁迅等一大批思想大家,留下了浩如烟海的文化遗产。中国古代大量鸿篇巨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社会科学内容、治国理政智慧,为古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提供了重要依据,也为中华文明提供了重要内容,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大贡献。
在这个变乱交织的世界,如何选择“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为MBA乃至为世界上的企业服务?
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序例》:“迩际伦理界怀疑时代之托始,异方学说之分道而输入者,如槃如烛,几有互相冲突之势”。“苟不得吾族固有之思想系统以相为衡准,则益将彷徨于歧路”。
如果选择不好,不仅全世界的企业难以采纳,造成互相冲突之势,“则益将彷徨于歧路”。
纵观我国百万年的人类史、一万年的文化史、五千多年的文明史,蔡元培先生《中国伦理学史》指出:“哲学、心理学,本与伦理有密切之关系,我国学者仅以是为伦理学之前提。其他曰为政以德,曰孝治天下,是政治学范围于伦理也;曰国民修其孝弟忠信,可使制挞以挞、坚甲利兵,是军学范围于伦理也;攻击异教,恒以无父无君为辞,是宗教学范围于伦理也;评定诗古文辞,恒以载道述德眷怀君父为优点,是美学亦范围于伦理也。我国伦理学之范围,其广如此,则伦理学宜若为我国惟一发达之学术矣。然以范围太广,而我国伦理学者之著述,多杂糅他科学说。其尤甚者为哲学及政治学。欲得一纯粹伦理学之著作,殆不可得。此为述伦理学史者之第一畏途矣。”
蔡元培先生指出:“我国以儒家为伦理学之大宗。而儒家,则一切精神界科学,悉以伦理为范围。”
蔡元培先生的《中国伦理学史》思想自由,兼容并包,共分三期——
第一期:先秦创始时代
1、唐虞三代伦理思想之萌芽重点讲了尧、舜、禹、皋陶;
2、儒家重点讲了孔子、子思、孟子、荀子;
3、道家重点讲了老子、庄子;
4、农家重点讲了许行;
5、墨家重点讲了墨子;
6、法家重点讲了管子、商君、韩非子;
第二期:汉唐继承时代重点讲了淮南子、董仲舒、杨雄、王充、清谈家、韩愈、李翱;
第三期:宋明理学时代重点讲了王荆公、邵康节、周濂溪、张横渠、程明道、程伊川、程门大弟子、朱晦庵、陆象山、杨慈湖、王阳明;
附录讲了戴东原、黄梨洲、俞理初
早在明治维新期间,日本“现代企业之父”涩泽荣一,在主张引进西方经济体系和体制的同时,就提出要用《论语》的思想指导日本经济体系构建“道德经济”,“没有道德,就没有经济”。在86岁的时候,涩泽荣一写成一本著作《论语与算盘》,可以说这是他一生的实践和思考的结晶:“算盘,因为有了《论语》才能打得更好;《论语》决定算盘,财富才有意义,两者看似相去甚远,实则相距甚近。”
我们亦以儒家为伦理学之大宗,结合企业实践,借鉴蔡元培《中国伦理学史》而构筑《企业伦理》的课程体系:以儒家13经之共振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的17个目标体系,且可为或已为企业采用者(诸如:CSR、SDG、ESG)建构PRME(The Principles for Responsible Management Education, PRME)的《企业伦理》,按13经顺序,分为13章:
一:诗
二:书
三:易
四:周礼
五:仪礼
六:礼记
七:春秋左传
八:春秋公羊
九:春秋谷梁
十:论语
十一:孝经
十二:尔雅
十三:孟子
我们希望把文化自信融入到MBA的精神气质与文化品格中,养成昂扬向上的风貌和理性平和的心态,实现精神上的独立自主,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
我们希望《企业伦理》课程为企业呈现“现代世界极为需要”的“中国至高无上的伦理品质中的一些东西”,希望“能够被全世界企业采纳”,以便我们共同的家园“地球上肯定比现在有更多的欢乐祥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