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硕士阶段的世界民族音乐课程,开设于研究生一年级秋季学期,属通论课程,授课对象包括本学院所有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和专业型硕士研究生。
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是立足人类文化视角,针对除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方艺术音乐以外的东亚、南亚、东南亚、中亚、西亚北非、欧洲(西欧、东欧)、黑非洲、北美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文化分区之音乐形态结构特征、音乐类型生存规律和音乐文化特质的学习和研究。通过此课程的研习,可以帮助硕士研究生阶段同学突破过往音乐学习历程中积累起来的中国音乐与西方音乐二元并立,或“西方音乐中心论”的思维框架,逐渐树立“文化相对主义”价值观理念,构建起完整、宏大的音乐学研视域,以及依托人类文化内涵理解音乐本体事象的学研视阈。而“以世界作为音乐的课堂,将音乐作为通往文化之窗”,既是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特质,又是其在音乐学科领域中无可比拟之优势。
世界民族音乐课程是立足人类文化视角,针对除中国民族民间音乐与西方艺术音乐外世界各国家、地区、民族所流行的音乐事象加以研习的学科,具有世界性、人文性、思政性等特色。
世界民族音乐的学研范畴,是基于地理、民族、历史、语言等要素,将全世界划分出的9到11个文化分区。这一具有宏观意义的学研视域,为发端于中国、西方二元架构的我国音乐学科,开辟了全新的发展路径,为全球化时代的音乐教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世界民族音乐的学研根基,是民族音乐学与音乐人类学两门交叉性学科,这是摆脱音乐表层形式的制约,探索音乐与“人”之关联,以文化角度解释音乐现象的范式。这一具有深湛意义的学研视阈,为音乐作为文化与“人”相融会的学科本质,进行了全新阐释。
世界民族音乐的学研目标,即为21世纪中华民族发展的理念与愿景。“一带一路”背景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价值观是当下我国核心世界战略,同时,中华传统文化的现代化发展亦是此刻文化学研的第一要务。在这一时代背景下,认知世界,彰显中国民族音乐中自我文化优势及赋予世界文明之价值,凸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根基、文化本质、文化理想和文化自信,是本课程思政性之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