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外文艺理论趣谈系北京联合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核心课程《文学概论》的配套线上学习资源,贯穿中外文艺理论发展脉络,主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西方文艺理论、中国文艺理论,及基于文明互鉴的中外文艺理论的对话与交流。西方文艺理论主要以人物加观点的方式勾勒了古希腊至今的文论经典演变历程。中国文艺理论则主要以范畴加问题的方式将中华民族“以意为主体,以象为载体”的审美风格和“天地人和,万物齐一”的文化精神娓娓道来。
本课程特色在于以新文科建设理念为指导,打破学科界限,以文艺理论为中心,但却不拘泥于文艺理论,兼涉哲学、美学、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天文地理等学科知识的汇通融合,及文学文本、建筑、绘画、雕塑、书法等多元媒介的广泛参与。课程集思辨性与审美性、学理性与观赏性于一体,借以为莘莘学子提供丰富多彩的精神食粮。
中外文艺理论博大精深,今天虽然基于《文学概论》这门中文系专业核心课程串联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但文艺理论与包括文学在内的很多艺术门类、哲学、历史学、政治学、社会学、天文学、地理学等学科都始终保持着密切关联。所以为了能够提纲挈领地梳理中外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课程团队以特定历史时段重要的代表人物及其核心观点为线索,或以范畴、问题为导引,结合具象化艺术表现形式的鉴赏分析,落实探查文艺理论思想,进而理解其背后深层厚重的文化传统。
中外文艺理论的主体内容包括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西方文艺理论。第二部分中国文艺理论。第三部分,中外文艺理论的对话交流及文明互鉴。
西方文艺理论主要以人物加观点的方式进行呈现,拟涉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贺拉斯、朗基努斯、达·芬奇、布瓦洛、莱辛、康德、席勒、华兹华斯、柯尔律治、雨果、巴尔扎克、别林斯基、弗洛伊德、荣格、什克洛夫斯基、姚斯、马尔库塞、本雅明等。
在中国文艺理论中,课程主要以范畴加问题的方式,将中华民族“以意为主体,以象为载体”的审美风格和“天地人和,万物齐一”的文化精神娓娓道来。拟涉及中国文化中的“气”、“势”的动态之美、“意”的发展、“形神”之辨、“文质”之辩、自然与工夫、筋骨肉的类比、中和之美等。
中外文艺理论分别讲述后,最后拟在比较诗学视域下谈谈中外文艺理论交流对话的可能及文明互鉴的历史内涵和当代意义。
德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在1949年出版的《历史的起源与目标》一书中正式提出了“轴心时代”这个概念。“轴心时代”指的是公元前800年到公元前200年之间,北纬25度至35度之间,欧亚大陆的各个文明中心都涌现了一批思想先贤——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犹太先知们,古印度有释迦牟尼,中国有孔子、老子、墨子……,他们提出的主张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并深刻影响着各个文明的未来走向。
世界文明的几大发源地在“轴心时代”齐头并进,直到今天,世界文明仍旧并肩携手,蒸蒸日上、蓬勃发展。它们虽然千差万别、各放异彩,但从未停滞过彼此之间的交叉影响、汇通融合。是否可以实现世界大同?以及如何实现?承载了无数文人墨客的理想与期盼。
费孝通先生曾在《“美美与共”和人类文明》一文中这样说过:
从历史和现实中可以看到,要想处理好不同文明之间的关系,首要的条件应该是各自能够保持一种平和、谦逊的心态,就是中国古人所谓的“君子之风”。
前几年,我提出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设想,这是我的心愿。要想实现这几句话,还要走很长的路,甚至要付出沉重的代价。比如要做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也就是各种文明教化的人,不仅欣赏本民族的文化,还要发自内心地欣赏异民族的文化;做到不以本民族文化的标准,去评判异民族文化的“优劣”,断定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
要达到这样的境界并不容易,……
中华文明经历了几千年,积聚了无数先人的聪明智慧和宝贵经验,我想我们今天尤其需要下大力气学习、研究和总结。……我们应该用一种理智的、稳健的,不是轻率的、情绪化的心态来“欣赏”它。要知道,不论哪种文明,都不是完美无缺的,都有精华和糟粕,所以对涌进来的异文化我们既要“理解”,又要有所“选择”。这就是我说的“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
当我们探讨和研究不同文明如何相处的时候,必须充分了解和借鉴世界上各种文明,做到博采众长、开阔胸怀、拓宽思路、启迪灵感。
而这正是本门课程对待中外文艺理论对话交流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