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概述
鸦片战争一般被视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那么,它是突然而至的么?又产生了什么样的实际影响?
嘉庆年间在清代历史上位置独特,那么,它与乾隆时期的“盛世”、道光时期的“衰败”有什么联系?
一部中国历史往往被划分为古代和近代两大段,那么,“古代”和“近代”之间有何内在连续性?又是如何过渡的?
这门课程基于大历史视野,打破古代与近代界限,集中呈现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一系列重大事件和重要节点,剖析揭示从“天下”到“世界”的千年变局脉络。内容涵盖《华夷图》、《职贡图》、“燕行录”、“华夷变态”、广州一口通商体制、十三行、马戛尔尼来华、19世纪初英军强占澳门事件、阿美士德来华、律劳卑事件、两次鸦片战争和不平等条约、《海国图志》、《瀛环志略》、《校邠庐抗议》、总理衙门、京师同文馆、蒲安臣使团等要点,涉及观念与制度、文化与权力、知识与行动、经济与政治、贸易与外交、战争与条约等主题。
本门课程的内容曾在南京大学讲授多年,属于历史学类专业基础课,适合本科生和研究生学习,也适合对中国近代史、国际关系史、中外文化交流史感兴趣的其他人选修。
授课目标
1.理解传统“天下”观念的基本内涵及其运行机制。
2.把握18世纪中期至19世纪中期“华夷天下”秩序走向瓦解的基本脉络和重要节点。
3.通过研读基础性的原始史料,培养文献阅读和分析能力,了解前沿学术动态,为中国近代史方向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课程大纲
引论
第一章 “华夷天下”
1-1 王权主义
1-2 “朝贡”体制
1-3 “华夷天下”的文化表征
1-4 昙花一现的“万国全图”
第二章 周边的挑战
2-1 明初中日之间的较量
2-2 明末东亚秩序的新变化
2-3 “华夷变态”
第三章 广州一口通商
3-1 “夷人”远来
3-2 一口通商政策的确立
3-3 洪任辉“告御状”
3-4 所谓“奸民”
3-5 “防夷”措施
3-6 十三行商人
第四章 “体制”的撼动
4-1 马戛尔尼的使命
4-2 翻译背后的认知差异
4-3 “外夷”的“强悍”“桀骜”
4-4 阿美士德来华
4-5 礼仪之争与“国家尊严”
4-6 律劳卑事件
第五章 “天朝”的崩溃
5-1 坚船利炮的威力
5-2 “条约口岸体制”的确立
5-3 公文“平仪”和自由交往
5-4 “入城”与“修约”
5-5 不仅仅是叶名琛的悲剧
5-6 “华夷天下”格局的瓦解
第六章 “世界”的洞开
6-1 “睁眼看世界”
6-2 “放眼看世界”
6-3 体制的变化
6-4 “奉夷为师”?
6-5 “天朝”的“洋人”
6-6 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