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的学习不仅能掌握化学反应、化学平衡、溶液中的四大平衡、电化学原理等重要知识,而且学会科学地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以后从事专业学习、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本课程是西安交通大学自迁校以来一直开设的一门公共基础课程,经西安交通大学基础化学教师几代人的努力、传承、改革、创新、发展至今。本课程授课40学时、实验8学时,总共48学时。主要针对全校理工科近化学和非化学专业的学生学习。本课程的主干内容有五章,分别为: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第二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第三章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第四章 溶液;第五章 电化学基础。本课程注重基础性、原理性、系统性、完整性,淡化专业色彩;注重与新时期高中化学的衔接、与科技前沿进展衔接,强调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
第1节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1-1 大学化学概论
1-2 第一章概论、原子结构的经典模型
1-3 波粒二相性、德布罗意物质波、海森堡测不准原理、微观粒子运动的统计性
1-4 薛定谔方程、波函数、原子轨道
1-5 四个量子数
1-6 电子云与波函数
1-7 能级、能级分裂、能级交错、钻穿效应、屏蔽效应
1-8 核外电子的排布、能量最低原理、泡利不相容原理、洪特规则
第2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1-9 核外电子的排布规律
1-10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表的关系
1-11 元素性质变化的周期性、原子半径
1-12 元素的电离能、电子亲和能
1-13 元素的电负性
1-14 有关原子结构理论模型的说明
第3节 化学键
1-15 化学键以及离子键的形成与特性
1-16 离子键的极化
1-17 共价键及其特性
1-18 配位键及配合物
第4节 共价分子的空间构型
1-19 共价分子的空间构型
1-20 杂化轨道理论①
1-21 杂化轨道理论②
1-22 价电子对互斥理论
第5节 分子间力和氢键
1-23 分子间力
1-24 氢键
第6节 晶体结构
1-25 晶体与非晶体
1-26 晶体的内部结构
1-27 晶体的基本类型
1-28 实际晶体、液晶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
第1节 基本概念
2-1 第二章概况和基本概念
第2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2-2 热力学第一定理①
2-3 热力学第一定理②
第3节 焓与Hess定律
2-4 焓的定义、性质
2-5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2-6 标准态与热化学方程式
2-7 标准生成焓、标准燃烧焓
2-8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计算
2-9 盖斯定理及其应用
第4节 熵与熵变
2-10 混乱度与熵
2-11 熵与熵变
第5节 Gibbs函数
2-12 化学反应自发的判据
2-13 化学反应的吉布斯函数变
2-14 吉布斯函数变判据
2-15 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变和标准反应吉布斯函数变
2-16 非标准反应吉布斯函数变
第三章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
第1节 化学平衡
3-1 第三章概述和理想气体及状态方程
3-2 理想气体分压定理
3-3 非标准态反应的ΔG
3-4 化学平衡①
3-5 化学平衡②
3-6 多重平衡法则
第2节 化学平衡系统的计算
3-7 化学平衡系统的计算
3-8 化学平衡的移动
第3节 化学反应速率
3-9 化学反应速率
3-10 元反应和质量作用定理
3-11 反应级数和反应速率方程
3-12 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3-13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第四章 溶液
第1节 分散系
4-1 分散系-①
4-2 分散系-②
第2节 溶液
4-3 水溶液的特性-①
4-4 水溶液的特性-②
4-5 稀溶液的通性-①
4-6 稀溶液的通性-②
4-7 其他溶液的通性
4-8 水的解离及pH值
第3节 水溶液中的平衡
4-9 酸碱理论
4-10 一元弱酸解离平衡
4-11 同离子效应
4-12 缓冲溶液
Overview
Syllabus
- 第一章 物质结构基础
- 第1节 原子结构的近代概念
- 第2节 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和元素周期律
- 第3节 化学键
- 第4节 共价分子的空间构型
- 第5节 分子间力和氢键
- 第6节 晶体结构
- 第7节 习题讲解
- 第二章 化学反应的能量
- 第1节 基本概念
- 第2节 热力学第一定律
- 第3节 焓与Hess定律
- 第4节 熵与熵变
- 第5节 Gibbs函数
- 第6节 习题讲解
- 第三章 化学平衡和化学反应速率
- 第1节 化学平衡
- 第2节 化学平衡系统的计算
- 第3节 化学反应速率
- 第4节 习题讲解
- 第四章 溶液
- 第1节 分散系
- 第2节 溶液
- 第3节 水溶液中的平衡
- 第4节 习题讲解
- 第五章 电化学基础
- 第1节 氧化-还原反应
- 第2节 原电池
- 第3节 电极电势
- 第4节 电极电势
- 第5节 电解与电化学技术
- 第6节 金属的腐蚀与防护
- 第7节 习题讲解
- 期末考试
- 期末考试
Taught by
Ruijun Cao and Junyan Lia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