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化学》将在高中化学国家新课标大纲的基础上,从全新的角度,介绍大学化学的基本理论, 以及化学与现实生活、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的相互关系,帮助同学们进一步拓展学术视野,提升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化学思维的新模式。课程内容主要包括:物质的聚集状态,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分子结构与化学键,配合物概论,反应的热效应与化学平衡,化学热力学基础,化学动力学初步,酸碱平衡与溶解沉淀平衡,氧化还原平衡与电化学,元素与生命化学概论,化学与现代科学。在重点强调化学学科体系中不同研究方向内在关系的基础上,深化和拓展化学与其他科学的交叉知识。
教学方式上除保留了经典的课件讲授,网络论坛,课后作业等模式外,还新增专题小论文训练,鼓励同学们开展研究型学习。
开课期间,《大学化学》专设助教老师提供课下辅导和学习互动。
Overview
Syllabus
- 第一章 绪论
- 1.1 不一样的大学化学
- 1.2 化学体系的建立
- 1.3 应该了解的化学
- 1.4 课程学习的必要准备
- 第二章 物质的聚集状态与溶液的性质
- 2.1.1 物质的聚集状态—物质的相与相变
- 2.1.2 物质的聚集状态—气体
- 2.1.3 物质的聚集状态—液体
- 2.1.4 物质的聚集状态—固体
- 2.1.5 物质的聚集状态—等离子体
- 2.1.6 物质的聚集状态—液晶
- 2.1.7 物质的聚集状态—等离子、液晶与平板显示技术
- 2.2.1 溶液的性质—溶液的特点与分类
- 2.2.2 溶液的性质—气体、液体和固体的溶解
- 2.2.3 溶液的性质—非电解质稀溶液的依数性
- 第三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3.1.1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原子结构理论的发展
- 3.1.2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核外单电子运动的量子化模型
- 3.1.3 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电子运动的特点
- 3.2.1 电子运动的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电子运动的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 3.2.2 电子运动的波函数与原子轨道
- 3.3.1 核外电子排布-多电子原子核外电子运动的描述
- 3.3.2 核外电子排布-基态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
- 3.4.1 元素周期律-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
- 3.4.2 元素周期律-元素性质的周期性
- 3.4.3 元素周期律-电子结构与元素性质
- 第四章 分子结构与化学键理论
- 4.1.1 离子键理论—离子键理论
- 4.1.2 离子键理论—离子键价键构型
- 4.1.3 离子键理论—离子半径与离子晶体的结构
- 4.2.1 共价键理论—经典路易斯理论
- 4.2.2 共价键理论—现代价键理论
- 4.2.3 共价键理论—共价键的性质
- 4.3.1 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理论要点
- 4.3.2 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类型
- 4.3.3 杂化轨道理论—不等性杂化轨道理论
- 4.4.1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I
- 4.4.2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VSEPR)II
- 4.5.1 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的建立
- 4.5.2 分子轨道理论-分子轨道能级图
- 4.5.3 分子轨道理论-异核双原子分子和离子
- 4.6.1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的极性
- 4.6.2 分子间作用力-分子间作用力
- 4.7.1 氢键
- 第五章 配位化学概论
- 5.1 配合物的基本特征
- 5.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位学说
- 5.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配合物价键理论
- 5.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晶体场理论
- 5.3 配合物化学键理论的应用-配合物的几何异构现象
- 5.3 配合物化学键理论的应用晶体场理论的应用
- 第六章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与化学平衡
- 6.1.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化学热力学基本概念
- 6.1.2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力学第一定律
- 6.1.3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恒温与恒压热效应
- 6.1.4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反应进度
- 6.1.5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热化学方程式与盖斯定律
- 6.1.6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标准摩尔反应热的计算
- 6.2.1 化学平衡-可逆反应与平衡常数
- 6.2.2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的规则
- 第七章 化学反应的方向
- 7.1.1 自发过程与自发反应
- 7.2.1 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
- 7.2.2 熵与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
- 7.3.1 热力学第三定律与与孤立系统熵判据—热力学第三定律
- 7.3.2 热力学第三定律与与孤立系统熵判据—孤立系统熵判据
- 7.4.1 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吉布斯自由能
- 7.4.2 吉布斯自由能的判据—标准吉布斯自由能的计算
- 7.4.3 吉布斯自由能的判据—反应方向的标准吉布斯自由能判据
- 7.4.4 吉布斯自由能的判据—非标准状态下自发反应方向性的判据
- 7.4.5 吉布斯自由能判据—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
- 7.5.1 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因素—勒夏特列原理与化学反应的方向
- 7.5 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因素—温度、压力对化学反应方向的影响实例(一)
- 第八章 化学动力学基础
- 8.1.1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的方向与反应速率
- 8.1.2 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反应速率的表示方式
- 8.2.1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的建立
- 8.2.2 化学反应的速率方程-化学反应级数与速率方程
- 8.3.1 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8.3.2 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碰撞理论
- 8.3.3 浓度和温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过渡态理论(一)
- 8.4 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 第九章 酸碱平衡与沉淀溶解平衡
- 9.1.1 酸碱平衡—酸碱定义
- 9.1.2 酸碱平衡—水的解离平衡
- 9.1.3 酸碱平衡—弱酸、弱碱的解离平衡
- 9.1.4 酸碱平衡—同离子效应
- 9.1.5 酸碱平衡—缓冲溶液
- 9.2.1 配位平衡—配合物的解离平衡
- 9.2.2 配位平衡—配合物解离平衡的移动
- 9.3.1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常数
- 9.3.2 沉淀溶解平衡—溶度积规则
- 第十章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化学基础
- 10.1 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配平
- 10.2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原电池
- 10.2.1 原电池与电极电势—电极电势
- 10.3.1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数—能斯特方程—浓度或分压对电池电动势的影响
- 10.3.2 影响电极电势的因数—能斯特方程—浓度或分压对电极电势的影响
- 10.4 .1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性
- 10.4.2 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元素的氧化还原能力
- 10.4.3 电极电势的应用—判断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 10.4.4 电极电势的应用—元素电势图及其应用
- 10.4.5 电极电势的应用—金属的电化学腐蚀与防护
- 第十一章 元素与生命化学概论
- 11.1.1 无机元素化学-s区元素
- 11.1.2 无机元素化学-p区元素
- 11.1.3 无机元素化学-过渡元素
- 11.2.0 生命化学概论-生命有机化合物官能团
- 11.2.1 生命化学概论-生命元素-碳
- 11.2.2 生命化学概论-生命元素-氧
- 11.2.3 生命化学概论-蛋白质
- 11.2.4 生命化学概论-核酸
- 11.2.5 生命化学概论-糖
- 11.2.6 生命化学概论-金属酶与金属蛋白
- 11.2.7 生命化学概论-药物
- 第十二章 化学与现代科学
- 12.1.1 纳米科学与化学-自然界中的纳米现象
- 12.1.2 纳米科学与化学-微观结构与仿生
- 12.1.3 纳米科学与化学-纳米结构的观察
- 12.1.4 纳米科学与化学-纳米结构与特殊浸润性
- 12.2.1 化学与材料-材料科学领域中的化学问题
- 12.2.2 化学与材料-正渗透与水处理技术
- 12.2.3 化学与材料-相变材料
- 12.2.4 化学与材料-范德华力与二维材料
- 期末考试
Taught by
Qiang Li, Huizhong Kou, Aili Cui, Qingfeng Yan, Lin Feng, , , , , 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