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涉外旅游业成为了“文化外交”的重要媒介。很多“中国故事”可以让国际社会正确认识今天的中国,并真正明白中国文化的魅力和胸怀。作为“中国故事”重要的一个部分, “云南故事”展示出绮丽的自然景观和独特的民族文化。旅游业是云南省的支柱产业之一,而云南旅游文化就是讲述“云南故事”最好的载体。《云南旅游文化之行(英文版)》课程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用英语来讲授云南旅游文化,在英语教学的环境中帮助学生认知云南旅游文化的各个方面,培养学生将本土文化推向国际交流平台的能力,跨文化交际的语言能力以及国际视野。
课程简介:
《云南旅游文化之行(英文版)》是云南师范大学首批立项的在线开放慕课。该课程由云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开设,属于旅游文化类的英语课程。本课程基于“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大背景,运用英语来讲授云南旅游文化。以旅游资源为载体来展示云南旅游文化丰富的内涵。该课程也是云南省文化旅游厅的网络培训课程,从2017年开始面向“全国导游资格考试(云南考区)”外语类考生开放,课程质量得广泛好评。
厦门大学著名旅游人类学家彭兆荣教授为本课程撰写了推介词:
课程目标:
《云南旅游文化之行(英文版)》是面向大学生和公众学习者开设的一门在线开放课程,意在培养学生用英文学习旅游文化的能力和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将来能够成为把地方旅游文化推向世界的“民间大使”。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让世界读懂云南,让云南走向世界!
课程受众:
大学生和公众学习者(有一定英语基础,对旅游文化感兴趣,并有意从事涉外文化交流相关工作,英语导游工作或出境英语领队工作)。同时也针对来到中国学习的外国留学生,以及对云南旅游文化感兴趣的所有国内外学习者。
课程团队简介:
本课程的教学团队教师均是课堂教学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 也是英语和旅游文化方面的专家:
黄瑛(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跨文化交际
熊莺(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旅游文化翻译
刘旭临 (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旅游人类学
徐蔚(云南师大外国语学院旅游英语教研室主任,硕士): 研究方向旅游文化
马纳 (博士):研究方向人文地理学
马亚娜 (博士):研究方向少数民族历史
主讲教师徐蔚 (云南师大外国语学院--旅游英语教研室主任,英语运用语言学硕士)本人多次在国家级和省级英文导游大赛中获奖。近年来多次指导学生参加“全国旅游院校服务技能大赛”, 获得英文导游服务一等奖。
《云南旅游文化之行(英文版)》课程主要特色如下:
1、课程教学服务于旅游文化传播,立足云南本土旅游文化,符合“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思路。
2、课程的教学内容兼顾了旅游文化和英语语言能力培养,更好地服务于涉外文化交流活动。
3、此课程在云南省同类院校中开设时间最早,多年来培养了大量的英语涉外翻译,英语导游,英语出境领队,直接服务于云南的涉外旅游业和文化交流产业。
4、课程教学手段和方式多样化,课堂教学与实景讲解相辅相成,生动直观。
5、团队教师多具有旅游业实践经验和旅游文化翻译经验,有助于结合实际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
课程教学内容:
第一章《彩云之南的魅力》(本章网络授课时间大约50分钟):本章第一节解读“云南”这个名字的由来和文化含义。第二节和第三节用了“ATTRACT”一词,从7个方面介绍了云南(行政区划,地形地貌,交通,自然保护区,自然资源,气候特点,旅游业发展),勾画出云南旅游文化资源的丰富性和独特性。第四节帮助学生提炼云南旅游文化的特点。学习难点是把相关英语词汇和背景知识的结合。
第二章《灿烂的历史》(本章网络授课时间大约70分钟):历史背景是旅游文化的重要支撑,很多旅游资源都是以历史遗迹的形式留存下来。本章内容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云南历史上的重要阶段和事件,及对应的旅游资源,便于学生理解后续课程中相关旅游资源的历史价值和意义。第一节探寻云南帽天山动物化石群,展示了云南作为早期生物摇篮的价值。第二节探寻了云南禄丰恐龙谷,帮助学生了解恐龙化石主题公园的旅游文化内涵。第三节至第五节,梳理了云南历史上每个阶段,并提炼出关键词,结合历史背景来解读旅游文化。
第三章 《地理风光与旅游文化》(本章网络授课时间约190分钟):本章涵括了云南最有特色的自然景观,是内容最为丰富,难度也最大的章节。主要包括以下自然景观其旅游文化内涵:
《怪石嶙峋的喀斯特》(第一节至第三节):以世界自然遗产石林景观为代表,通过四个颜色来解读世界自然遗产“石林景区”。课程从成因,价值,环保理念,民族风情等角度立体地分析石林的旅游文化价值。重点是云南喀斯特风光的形成和分布,难点是地质地貌的英文专业术语理解和应用。
《九乡溶洞群》(第四节至第五节):课程以电影《神话》片段为导入,展示九乡溶洞形成的原因和旅游特色,并对比地上喀斯特石林和地下喀斯特九乡的旅游景观,突出特色。
《圣洁的高原雪山》(第六节至第七节):以三座著名的雪山为代表,展示云南少数民族地区的雪山旅游文化内涵。
《香格里拉DNA》(第八节至第九节):用DNA三个字母来概况香格里拉的旅游文化特征。从国家公园的标准来解读高原雪山和草原风光的旅游价值,并从宗教的视角来领略天人合一的雪域风光。重点是以香格里拉“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普达措”为例展开教学。难点是藏传佛教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观念在旅游文化中的体现。
《彩色的沙子能成林》(第十节):讲解了独特的彩色沙林景观及其成因,并结合历史探讨当地爨文化的形成和特点。
《神奇的火山》(第十一节):介绍云南腾冲火山群的特点和成因,分析火山旅游资源的特色。
《温润的地热》(第十二节)内容:以腾冲热海为例,探讨云南丰富的地热资源的成因,理解地热资源带来的康体旅游文化的发展。重点是梳理云南主要的地热资源地及其特点,难点是掌握地热资源的英文专有词汇和地质知识。
《奔腾的江河》(第十三节):以电影《湄公河行动》片段为导入,展开本节内容,讲解了云南的六大水系,并分析了拥有重要旅游资源的国内河流与国际河流区域(三江并流世界遗产,虎跳峡,怒江大峡谷)。
《珍贵的热带雨林》(第十四节)内容:本节以亚马逊丛林火灾的国际新闻报道为切入点,探讨了热带雨林的重要性,然后把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放在世界热带雨林现状的大背景下进行分析,用SOS三个字母来展示版纳热带雨林旅游文化的特色和内涵)。重点是解读雨林旅游中奇特的植物现象,及了解雨林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难点是热带雨林中各种植物现象的英文术语表达。
第四章《特色古镇》(本章网络授课时间约55分钟):本章共3节,分别讲述了云南具有代表性的三个古城:大理古城,丽江古城,和顺古镇。清晰地勾勒出每个古城的文化特色。
第五章《特色民族文化》(本章网络授课时间约100分钟):本章共有8节内容,分别讲解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基本概况及形成原因,并挑选了六个有代表性的少数民族进行专门介绍(彝族,白族,哈尼族,傣族,纳西族,景颇族),展现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的特色在旅游文化中扮演的重要角色。此外,专门介绍了与少数民族文化紧密关联的节庆活动(火把节,泼水节等)及其旅游文化含义。重点是理解多元民族文化和谐共生的含义。难点是相关少数民族的英语词汇学习和运用。
第六章《特色美食》(本章网络授课时间约25分钟):当地特色美食也是旅游文化的载体。本章共两节,分别介绍了云南过桥米线,汽锅鸡,普洱茶,鲜花饼的制作工艺,并且深入探讨了它们所包含的旅游文化内涵。
第七章《云南名人》(本章网络授课时间约30分钟), 本章挑选了15位云南著名的人物,分3节讲述他们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的故事,同时介绍与这些人物相关的文化旅游景点。重点是突出这些人物对云南作出的贡献。
第八章《开放的云南》(本章网络授课时间约20分钟)。本章以开放的云南为中心词,从国际会展的方面展现出云南现代旅游业的蓬勃发展。并结合一代一路的背景,突出云南是在中国面对南亚和东南亚重要的旅游文化交流窗口,文化交流也是跨境商贸交流的纽带。本章重点是掌握在云南举办的大型国际会展(名称,内容,文化意义,商业价值),难点是国际会展相关词汇和术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