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中共教育部党组印发的关于改革思政课的相关文件,学校从思路创优、师资创优、教法创优的角度,挖掘艺术当中求真、崇善的德育成分,发挥艺术的独特感染力、亲和力。中南民族大学全国首创地系统开设了艺术思政课,从艺术的角度,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努力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
美育和德育中都有弘扬积极向上、向善的精神,因此艺术中富含思想政治教育的资源。艺术的教法中富含互动性、实践型、情感性、隐性教育的成分;思政课具有主导型、理论性、显性教育的成分。艺术和思政相结合的《艺术思政课》,能极大地促进思政课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统一、主导性和主体性相统一、灌输性和启发性相统一、显性教育和隐性教育相统一。艺术是大学生业余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思政课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容易成为学生喜爱的课程,真正做到让学生入脑、入心、入行,不断增强思政课的亲和力、针对性。
中南民族大学音乐舞蹈学院结合自身学科特色,把声乐、舞蹈、表演等艺术形式融入思想政治教育,开设艺术思政课。学院从2019年下半年就开始精心筹备课程,组建了包含思政课教师和艺术课程的教师数10名的教学团队,就艺术与思政的融合,不同艺术形式下的课堂教学组织,教案的设计等问题进行了多次的集体备课会。
在特色、创新上,将具有美育、德育功效的艺术与思政结合,增强艺术的针对性和思政的亲和力,用学生欢迎的方式引导其成长成才。
特点:
1.紧跟新时代:把握时代主旋律。
2.跨学科的协同与创新。
3.艺术的感染力:深入人心。
4.可操作性:思政领域有许多艺术作品的积淀。
5.超脱传统的语言为媒介的教学形式,直觉、情感、潜意识。
6.艺术少说教,降低学生的防御,和谐师生关系。
7.促进感官经验与认知思考的整合。
8.增进互动及凝聚力。
9.艺术是长期稳定的影响力量。
创新点:
1.注重因材施教,充分结合学生特点。课程充分考虑学生特点和差异设置内容,从责任、爱国、理想等主题切入,改变教学同质化倾向,切实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
2.体现民族特色,不断丰富课程内容。团队注重将民族元素贯穿于教学,在实践中让学生体会课程意义和价值,进一步筑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3.紧扣时代脉搏,在艺术中传承抗疫精神。教师团队将抗疫案例带进课堂,多名教师为抗疫创作舞蹈、音乐作品,用艺术语言传达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