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药理学”是研究中药与机体相互作用及其规律的科学,是联系医学与药学、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中医药与西医药、基础研究与产业之间的桥梁学科。它在中医学科中是一门基础课程,在中药学、药学学科中是一门主干的专业课程;它既是指导临床医生合理用药的基础学科,又是中药新药发现、创制、研发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环节。
中药药理学是中华民族在长期与疾病作斗争的实践和现代药理研究过程中,不断形成的知识和技术体系,凝聚了中华民族的药学成就,蕴含着丰富的用药经验与中药防病治病的基本原理。
通过中药药理学的学习,能够使我们认识到中药对机体的药理作用、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能理解中药药性、中药功效、中药配伍和中药毒性等传统阐述的科学内涵,为临床科学合理应用中药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提高中药临床疗效、减少不良反应;能帮助我们揭示中药产生毒性的物质基础、作用机制和增效减毒原理,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科学依据;能促进发现创新中药,科学评价中药新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药新药开发奠定基础。中药药理学是推动中药现代化、国际化、产业化,推进中西医结合,促进中医药学、医药学发展的重要学科。
本次“中药药理学”课程的学习,总论部分按照绪论、中药药性、中药配伍、中药药效、中药药动、中药毒理六个方面展开;各论部分主要涉及常用大类中药的研究,包括概述及其代表药物的现代研究要点,达到了构建系统的“中药药理学”知识体系的目的。
Overview
Syllabus
- 第一章 绪 论
- 第一节 中药药理学基本概念
- 第二节 中药药理学的主要内容、学科特征及主要任务
- 第三节 中药药理学的发展历程
- 第四节 中西药理源流浅述
- 第二章 中药药性
- 第一节 中药药性四气
- 第二节 中药药性的五味等
- 第三章 中药配伍
- 第一节 中药配伍概念、源流、近现代发展
- 第二节 中药配伍形式
- 第三节 中药配伍的关系
- 第四节 中药配伍环境及剂量
- 第四章 中药药效学
- 第一节 中药药效学概述
- 第二节 中药药效学的特点
- 第三节 影响中药药效的因素
- 第五章 中药药动学
- 第一节 中药药动学概述及基本特点
- 第二节 中药药动学研究及合理应用
- 第六章 中药毒理学
- 第一节 中药毒理学概述
- 第二节 中药毒理学的特点
- 第三节 中药毒理学研究
- 第七章 解表方药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代表药-麻黄
- 第三节 其他解表方药
- 第八章 清热方药
- 第一节 清热方药概述
- 第二节 黄连
- 第三节 其他清热方药
- 第九章 泻下方药
- 第一节 泻下方药概述
- 第二节 代表药物
- 第十章 理气方药
- 第一节 理气方药概述及代表药物
- 第二节 常用药物及代表方药
- 第十一章 祛风湿方药
- 第一节 祛风湿药概述
- 第十二章 利水渗湿药
- 第一节 利水渗湿药概述
- 第二节 利水渗湿药代表药物介绍
- 第十三章 活血化瘀方药
- 第一节 活血化瘀方药概述
- 第二节 代表方药
- 第三节 其他常用方药
- 第十四章 补虚药
- 第一节 补虚药物概述
- 第二节 常用药物-人参
- 第三节 其他常用药物
- 第十五章 温里药
- 第十六章 化痰止咳平喘方药
- 第十七章 消食方药
- 第一节 消食方药概述及代表药物
- 第十八章 安神方药
- 第一节 安神方药概述
- 第二节 安神方药代表药物
- 第十九章 平肝熄风方药
- 第一节 平肝熄风方药概述
- 第二节 平肝熄风代表药物-天麻及复方药物
- 第三节 平肝熄风代表药物-其他药物
- 第二十章 收涩方药
- 第一节 收涩方药概述及代表药物
- 期末考试
Taught by
Cheng Peng, Nan Zeng, Shijun Xu, Chaolong Rao, Liurong, Mo Shuron, , and Haibo X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