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是研究物质结构和运动的基本规律的学科,是我们认识世界的基础,是其它自然科学和应用技术科学的基础。《大学物理》课程是高等学校理工科各专业本科学生(理、工、农、医类)的一门重要必修基础课,其所涉及的物理学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不仅是学生继续学习专业课程和其它科学技术的基础,而且也为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方法、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以及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提供了重要的载体。
本学期《大学物理(1)》课程包含四大模块:力学、热学、狭义相对论、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其中,力学内容主要有质点的运动和牛顿运动定律、动能定理和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和角动量、刚体力学基础。热学内容包含气体分子运动论及热力学基础。狭义相对论主要包含爱因斯坦狭义相对论的两个基本原理、洛仑兹变换、狭义相对论时空观、相对论质量、动量、动能和能量等。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内容包括简谐振动特征量、简谐振动合成、阻尼和受迫振动、机械波的产生和传播、波的能量、惠更斯原理、波的干涉、多普勒效应等。通过本课程内容的学习,可使学生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并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培养科学素质和创新精神,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遵循“案例启发或现象思考、分析探讨、应用拓展”的主线,开展教学。在语言表达、演示和举例等方面寻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诱发点,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学得更扎实。通过精心设计问题情境,培养学生创新意识。重视物理学应用,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了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本课程通过多个教学演示实验,展示物理学在科技前沿和技术中的应用,以培养学生的物理兴趣、物理直觉和物理思维习惯。注重将重大科研成果、科学家的事迹、物理中的美学思维等思政元素有机融入到课程教学中,有助于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价值塑造”三位一体的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每讲授课时长10分钟左右,知识重点突出,内容丰富有趣,充分满足学生碎片化学习的需要。